正文 媒介融合對新聞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1 / 3)

媒介融合對新聞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學子論文選登

作者:楊麗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迅猛進步,媒介呈現出融合趨勢。在此環境下要想尋求發展就必須立足媒介融合的特征,有針對性地探尋新時代下媒介發展和改革的方向和道路。由此對各個工作在一線的新聞工作人員在工作內容、方式及改革方向等方麵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欲立足當下,探究在媒介融合趨勢下如何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新聞工作者。

【關鍵詞】媒介 媒介融合 新聞工作者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和基本概況

“媒介融合”( Media Convergence)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美國馬薩諸塞州理工大學的浦爾教授。“媒介融合”的本意是指各種不同媒介都呈現出多功能一體化的趨勢,對於這種媒介融合的理解更多地集中於將傳統的電視、報刊等媒介融合到一起,形成一個統一體共同發揮作用。

然而,隨著網絡新媒體的出世和數字技術的日新月異,媒介作為人體的延伸已從以往單純的視覺、聽覺的擴大重新整合到現在的全感官延伸,媒介融合的“全媒體”時代到來,由它所引發的許多媒介生產方式的變化也已出現。我國媒體也在媒介融合方麵進行了一些初步探索和淺層次的嚐試,主要是報紙與網絡之間的融合,廣播、電視與網絡之間的融合等。目前較普遍的現象是傳統媒體在內部建立相關的電子版媒體版塊。

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媒介融合已在全球範圍內開展,我國不例外。在這種趨勢下,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新聞工作者呢?這是本文主要思考的問題,在這之前首先了解一下媒介融合的影響因素和效果。

二、科技進步和需求的市場化滿足是媒介融合的推動力

媒介融合是順應媒介發展的需求所產生的,它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同時也會對整個社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1、科技進步增加了媒體與受眾間的互動、溝通,各媒體間及媒體與受眾之間的界限不清晰

(1)科學通信技術、數字技術等的發展和進步是媒介融合的技術基礎,它使得媒介融合成為可能,將不同媒介由分散狀態整合為一體狀態。技術的不斷研發和更新使得媒介終端的功能更加豐富和強大,能夠多角度地相互滲透和交叉融合。電信、廣播電視、各類出版及互聯網等原本各自分立的信息傳輸渠道正在逐漸地走向一體,信息接收終端也相應地改革和升級了部分功能,實現功能和形式的統一。由此,各媒介在技術、市場領域和業務內容上實現多角度相互滲透、融合與交叉,各類傳統意義上的媒介界限正在漸漸地消失。

(2)技術的發展也帶來了新聞傳播主體的變化。新媒介技術的發展為廣大受眾提供了製作、傳播和分享各類信息的平台,受眾們改變了以往被動地接收各類信息的角色,轉向為積極主動的信息發布者,掌握了主動權,突破了以往受眾與信息製作、傳播者間的界限。較為明顯的表現就是“公民新聞”的出現和發展,“公民新聞”是由“公民記者”將自己發現、采集的新聞第一時間通過網絡平台向外發布,在這個過程中“公民記者”往往身處事件第一現場,也有可能較真實地感受和參與事件的發生、發展。又因為網絡具有迅速和相對自由等特點,因此由“公民記者”做的“公民新聞”能在第一時間發布,這在各類突發事件的報道中占有突出優勢,進而已形成一種強大的趨勢,具有重大意義和影響。這種“公民新聞”的出現使得原本隻由專業記者製作、報道新聞的傳統方式得到改變,現已成為專業記者與“公民記者”並存共同實現媒介信息傳遞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