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背景下如何提升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實效性
政工園地
作者:朱敏
【摘 要】新媒體時代,信息社會的開放和多元,使高校的宣傳思想工作麵臨新的挑戰。本文分析了當前高校宣傳思想工作麵臨的新形勢,出現的新問題,並從四個方麵提出了新形勢下提升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實效性的對策。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 宣傳思想工作 實效性
一、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麵臨的新挑戰
隨著社會開放程度的增加,以及互聯網和新傳媒技術的發展和普及促使信息傳播速度的加快和傳播方式的多元,網絡已經成為大學生接收信息、了解社會、表達輿情的重要平台。在這種背景下,高校的宣傳思想工作麵臨著新的挑戰,出現了一些新問題。
1、國際國內形勢的複雜,對高校師生的思想產生了很大的衝擊,對宣傳思想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從國際上來看,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後尤其是網絡飛速發展以來,西方各種思想觀念和文化思潮對國人傳統價值觀念進行著滲透和解構,而處在各種思想觀念交鋒、多種文化思潮碰撞前沿陣地的高校,最能明顯而直接地感受到由此帶來的種種陣痛。從當前國內的形勢來看,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建立和完善,我國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利益關係和分配方式等日趨多樣化,人們的選擇也更趨多元化,對獨立性、多變性和差異性的要求更加明顯,對精神文化的需求更加旺盛和多元①。但同時,由於社會轉型期還存在諸多社會矛盾,人們的思想也出現了各種變化,比如:在一些教師尤其是中青年教師中,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有所滋長;一些人理想信念不堅定,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生嚴重扭曲,等等。這些思想正在以各種渠道滲透到思想活躍的大學生中。這些現象的存在和蔓延,使得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在弘揚社會正氣、培育高尚師德師風、培養德才兼備的優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方麵的任務更加繁重。
2、信息網絡的高速發展對高校的宣傳思想工作提出了新挑戰
在開放的信息網絡時代,任何個體都可以通過BBS、博客、微博、人人網等社交網站進行大眾傳播,尤其是手機自媒體的普遍應用,任何人的言行經媒體放大後都有可能產生巨大影響,甚至形成重大的“新聞事件”或危機事件。對大學生而言,新興媒體不僅在學習生活中被廣泛使用,且已形成較強的依賴性,使他們的思想受新興媒體的影響更大。因此,這對宣傳思想工作的引導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
3、高校自身存在的問題導致社會對大學的負麵情緒增強,為當前高校的宣傳思想工作增加了新難度
近年來,許多高校出現的領導幹部作風腐敗、學術研究造假產生的學術腐敗、學生心理脆弱導致的虐殺別人或自殺行為、高校內部管理體製落後造成的效率不高、分配不公等、學生就業形勢嚴峻導致參加高考學生減少、社會對高等教育頗有微詞等等問題,這些熱點問題在吸引社會關注高校的同時,讓公眾產生了對高校的負麵情緒。使學校的宣傳思想工作處在進退兩難的境地。
二、全媒體時代如何提升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實效性
胡錦濤同誌指出,“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宣傳思想工作,在新的曆史起點上開創宣傳思想工作新局麵,要堅持高舉旗幟、圍繞大局、服務人民、改革創新。”“改革創新,就是要用時代要求審視宣傳思想工作,以改革精神推動宣傳思想工作,積極創新內容形式、方法手段、體製機製,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努力做到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②這也是判斷宣傳思想工作是否具有實效性的決定性因素。
1、遵循宣傳規律,把握輿論導向,提升宣傳思想工作的針對性
高校宣傳思想工作要適應形勢發展變化的需要,按照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思想去謀篇布局,緊緊圍繞高校的辦學目標,圍繞學校黨政中心工作來開展理論武裝、引導輿論、化解矛盾、提升認識、凝聚人心的工作,引導教師和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為學校的改革、發展和穩定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堅持以學生為本、以教師為本的理念,有針對性地開展宣傳思想工作,努力為和諧校園建設提供輿論支持。
2、整合各種資源,拓展宣傳途徑,提升宣傳思想工作的實效性
在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情況下,誰掌握了新的科技手段,誰的信息就傳播得最快、最廣,誰的影響力就越強③。高校新聞媒體作為育人的重要載體,在育人過程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和作用。高校新聞媒體融合要切實改進高校新聞媒體的報道方式,要充分發揮輿論引導作用,堅持對校園活動、師生的模範事跡、先進典型等正麵題材進行充分報道,使這類話題成為師生關注、討論的焦點,增加校園媒體的參與性、貼近性和吸引力。要加強對網絡文化、手機文化等新文化形態的研究,積極創新宣傳思想工作載體④,全力打造以高校校報、校園新聞網、廣播台、有線電視台等多媒體融合而成的高校“全媒體”。高校新聞宣傳工作要在開發新的現代宣傳媒體的同時,充分發揮各種媒體的獨特作用,實現平麵、廣播、電視和網絡媒體的有效整合,使新聞宣傳工作的效果達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