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任誌強說任大V :我沒野心,也不優雅(3)(1)(1 / 1)

在罵我的過程中讓他們的精神得到解放

V:微博上有太多人罵你了……

任:很多人在大街上說,我是你的粉絲,我就問,你是不是罵我的粉絲。不一定粉絲都是支持你的人。但我心胸開闊,罵就罵了。為什麼有人做不到呢?

能正確認識和遵守言論自由的法律對我們來說是最重要的。

V:記得“微博大會”前不久,你在大連被人“扔鞋”了,那應該是最直接的“攻擊”了吧?

任:那是2010年5月7日,上午我剛走上講台,就遇上一位小夥子向我扔的兩隻皮鞋。扔完後,他高興地拍著手,似乎在等待全場觀眾的掌聲。但我在台上說了句“很高興在大連受到了總統級的待遇”,整個會場哄堂大笑。

當我演講完下台,得知會議組織者已經將此人扣留了。他們征求我的意見,我請他們將人放了。這位年輕人是從外地到大連打工的農民工,因為沒有能力在大連購房,連女朋友也吹了,攢了一肚子的怨恨,專門到開發商這裏來發火的。這些並不了解事實真相的群眾,聽信了媒體維護“道德”的鼓動,認為高房價都是開發商造成的,而任誌強更是抬高房價的“吹鼓手”。

V:但你的很多言論,比如“中國人太有錢,房子太便宜”、“我不應該考慮窮人”,難道不刺耳嗎?

任:我剛才說媒體想把你捏成什麼樣就捏成什麼樣,還好有了微博,我們可以及時澄清真相。其實,幾年來我對中國房地產行情的預測幾乎沒有錯,很多粉絲都根據我的建議進行投資。

V:一項調查說,自從上了微博,第一年你是“中國人最想打的人”,第二年是“人民公敵”,第三年卻變成了“女孩子想嫁的人”。這種變化是怎麼來的?

任:比如,那次“扔鞋事件”在網絡上流傳,也在網友們的交鋒中平息了。

以後我每次參加公開的演講和論壇時,主持人都會將“扔鞋事件”當成正麵案例,一件可能損害聲譽的惡性事件,慢慢在微博更透明的信息公布中轉型成良性事件了。許多人都說,我是通過微博轉變了個人形象的典型,同時也被當成一個案例,尤其是作為說服官方使用微博的案例。

V:但是罵聲依然存在,怎麼辦?

任:麵對惡意的臭罵,有的人刪帖,小潘會毫不客氣地“拉黑”。我卻對此有自己的理解,博客上的罵聲大多是因為對我提出改革認識的誤解造成的。

明為罵我,實際是表達對體製與改革的無知,真正該罵的不是正確解讀市場的人,而是造成市場扭曲的人。

當然,如果所有人都能在罵我的過程中讓他們自己的精神得到了解放,那對我來說反倒是一種榮耀,這也給政府省了很多麻煩。

你先發,別人還發什麼謠言?

V:你認為,對於微博的監管應該如何進行?

任:重要的不是如何防禦微博的批評,而是如何利用這個陣地為社會和民眾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服務,如何利用社會的監督促進政府工作的改進和防止腐敗。差別在於你是主動發展這個平台,還是敵視與對立。一定要學會占領輿論陣地——你先發,別人還發什麼謠言?

V:2011年“微博價值風雲榜”曾經推算,你的新浪微博當時價值就達到1500多萬,想過利用微博掙錢嗎?

任:利用自己的微博價值掙錢,我認為會降低我的人格。其實微博上最好的成功案例是打拐,連續成功了好幾起。其次是貧困山區小學午餐,這些對解決現實問題有很好的推動作用。另外,微博還推動了中國的立法改革,比如,由微博最先關注和傳播,目前已進入文件推動階段的案例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校車安全條例,另一個是PM2.5數據公開。

V:你也經常在微博上交流生活瑣事,但也引來批評不斷。

任:一次我女兒要看周傑倫的演唱會,為了保險,我分別托三位朋友幫助找票。當我從馮侖那裏拿到演出票時,高興地將這個消息發到了微博上,沒想到引起了許多爭論。有人說我慣著孩子,還有的說我在微博上發是一種炫耀,總之批評占了多數。

但我知道父愛是不講代價的一種付出,沒有道理隻有親情,有能力滿足女兒這種並非常有的特殊要求,我認為是做父親的責任,為什麼不努力去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