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地板上,雙膝彎曲,雙腳放平。將一隻手放在背後部的空隙裏,另一隻手搭在髖骨上。將背部壓向地板(你得用到你的腹肌)。你會感到髖骨向後移動,臀部略為向上傾斜。保持4~5秒鍾,然後慢慢放鬆,重複5~10次。
(2)傾斜的練習
當你用雙手和雙膝支撐住身體或者靠在一個平麵上時,爭取使骨盆傾斜。通過練習,很易掌握這個動作。
(3)站立的練習
身體站直,雙臂垂放在身體兩側(剛開始做時可背靠牆站立,這有助於你獲得正確的姿勢)。使兩腿略為彎曲,讓骨盆傾斜,在你做的時候把氣呼出來。當你的背下部呈曲線狀時,你的臀部將會向下降落。肩部保持不動,僅僅移動骨盆。保持5秒鍾,然後放鬆身體並吸氣。用這種姿勢使骨盆來回擺動——在整個過程中雙肩保持平穩。
(4)下蹲運動
從下蹲練習中可以得到許多好處。下蹲使全身血液循環中的一些血液被切斷;從而使心髒得以休息。它可使你的關節,特別是骨盆部位的關節更靈活,伸展和增強大腿和背部,減輕背部的疼痛。下蹲是一種很好的分娩姿勢。
(5)學習蹲坐
一開始你就會發現利用牆壁和枕頭把自己撐起來是比較容易的。將枕頭置於地板與牆根處。背貼牆站穩,雙腳距離與髖部等寬。然後身體下滑,成蹲姿坐到枕頭上。你也許還不能使腳後跟放到地板上,試著使你的重心保持略為前傾。
(6)半蹲式
抓住一件牢固的東西,將左腳置於右腳前麵。左膝稍微向外伸,慢慢地盡量將身體降低,保持臀部收起,背部挺直。慢慢地站立起來,換另一腿重做一遍。
(7)全蹲式
保持背部伸張和挺直。雙腿分開並盡量蹲得低一點。盡量使腳跟觸及地麵,讓腳跟與腳趾平均地分擔重量。如果你必須踮起腳跟的話,不需焦慮。如果你用肘部下壓大腿,就會感到大腿內側和骨盆區的張力上升。
(8)扭動骨盆運動
仰臥在床,兩腿與床成45°,雙膝並擾。
雙膝並攏帶動大小腿左右擺動。擺動時兩膝好像在畫一個橢圓形,要緩慢地,有節奏地運動。雙肩和腳底要緊貼床麵。
左腿伸直,右腿保持原狀,右腿的膝蓋慢慢向左傾倒。
右腿膝蓋從側麵恢複原位後,再向右側傾倒,此後兩腿交替進行。
這項運動可使骨盆關節和腰部的肌肉保持柔軟,減少疼痛,每個動作各做10次。
(9)振動骨盆運動
仰臥在床,後背緊貼床麵,兩腿與床成45°,腳心和手心放在床上。
腹部向上挺起,腰部呈拱狀,默數10下左右,再恢複原來體位。做10次。
呈趴臥體位雙膝和雙手貼床,將頭伏在雙臂之中,後背與雙臂呈流線型。
抬頭,上體向前方慢慢移動,腰部、臀部同時前移。每呼吸一次做一次,可做發10次。
這項運動可以鬆弛骨盆和腰部關節,還可以使產道出口肌肉柔軟,並增強下腹部肌肉力量。
鍛煉的時間宜選擇在早晨起床後和晚上臨睡覺前,同時注意不要受涼。
產前的征兆
離分娩的日子越來越近了,隨時注意生理上的反應,準備迎接小寶貝吧!
分娩並非是毫無前兆便可發生的事,接近預產期時,醫生會觀測子宮頭的厚度和擴張程度,以及胎兒的位置,來猜測大約何時會生。但不到分娩的一刹那,誰也無法確知。那麼,產婦要如何才知道自己該去醫院呢?
接近分娩的征兆
分娩日接近時,便會有以下各種征兆告訴孕婦即將臨盆,但征兆出現時機,因人而異,較快者在懷孕36周便有感覺。
(1)子宮底下降
一般是指胎兒開始下降,因此,孕婦在呼吸時會感到比較輕鬆,胃不再受到壓迫、感覺比較舒暢,食欲也佳。
(2)腹部膨脹
又稱前陣痛,這是因為子宮敏感,稍受到刺激,便容易形成收縮所致。有時會有疼痛的感覺,卻是不規則的陣痛,有些人甚至還會有腰酸的現象。
(3)頻尿
這是胎兒頭部下降壓迫膀胱所致。特別是在夜間,孕婦必須三番四次起床解尿,這就是分娩期即將接近了。
(4)胎動減少
這是胎兒頭部下降至骨盆腔難以活動所致。
(5)大腿股處鼓脹
大腿股或膀胱附近有鼓脹的感覺,甚至於會痛得難以舉步。
(6)分泌物增多
主要是子宮頸口處的分泌物增多,而且呈粘稠的狀態,其作用是潤滑產道,使分娩時胎兒易於通過。
(7)體重不再增加
原本持續增加的體重不再增加,甚至會有減低的情形。
分娩開始的征兆
分娩將近時,分泌物中會混合少量血絲,這是子宮收縮造成子宮口稍稍張開,張開部分便因而剝離出血。雖然不必因此便急著去住院,但應仔細檢查看看住院的準備是否已經齊全。
每個孕婦在出現這些分娩先兆的時候,就應該意識到孩子即將要出世了,必須做好各方麵的準備。首先應保證足夠的睡眠和豐富的飲食,以便有足夠的體力和精力來配合助產士平安地娩出孩子。飲食應以高蛋白和高熱量的食物為主,要注意食用便於消化的飲食,如牛奶、雞蛋掛麵、骨頭湯、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