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一朝分娩(7)(1 / 3)

通常,正常位置的胎盤是在胎兒娩出後才從子宮壁上剝離,但如果在妊娠晚期或分娩期,胎兒並未娩出前胎盤便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上剝離,則就是胎盤早剝了。它的發生與妊娠高血壓綜合症和慢性腎炎有關。因為二者均可使全身小血管痙攣,由此引起遠端的毛細血管缺血、壞死、破裂、出血,因而使胎盤與子宮壁分離;此外,在妊娠晚期,如果腹部受到撞擊或摔倒、粗暴的性交、經常處於仰臥位、飲食中缺乏葉酸、胎位異常進行外倒轉術矯正胎位、胎兒臍帶太短或繞頸造成臍帶過短,以及子宮內壓力驟然下降,如過多的羊水在破膜時一下子大量流出,都可使胎盤從子宮壁上剝離。

“險”要表現

胎盤早期剝離的最大特點為腹部劇烈疼痛,同時伴有陰道出血,然而出血量與胎盤剝離的大小並不成正比。如果剝離麵在胎盤的邊緣,血就可以流出陰道,而若是剝離麵不在邊緣,則可形成胎盤後血腫。這時,即使出血量很大,而陰道也隻有少量流血或沒有流血,但腹部卻可發生劇烈的疼痛,甚至使孕婦休克。胎盤剝離麵的大量出血使子宮比妊娠月份要大,並且變得硬梆梆的,用手摸就像板一樣,還有壓痛感。

不良結局

剝離麵不太大時,胎兒仍可存活,但要是超過了1/2,胎兒則會因嚴重缺氧而窒息死亡。

子宮受胎盤剝離麵血液的浸潤,在產後發生收縮乏力,因此出現產後出血。如果並發了凝血障礙,出血不容易被控製住,若未及時處理可發生致命的大出血。

化險為夷法

方法1 孕媽媽要按時去做產前檢查,現在已經可以通過做超聲波檢查和分娩監視裝置早期發現胎盤早剝。積極預防妊高症,有高血壓、水腫和蛋白尿症狀的孕婦,一定要及早發現,積極進行治療,多去醫院做複查。

方法2 在妊娠期要注意安全,避免使腹部受到撞擊或摔跤。

方法3 如果在妊娠中、晚期出現腹痛伴陰道出血,加之有外傷史或慢性病史,即可能發生了胎盤早剝,應立刻去醫院看急診。

方法4 一旦確定為胎盤早剝,即應迅速終止妊娠,一般應爭取在發生胎盤早剝後6小時內結束分娩。終止妊娠的方法通常采取陰道分娩和剖宮產,陰道分娩多用於一般情況還好,若宮口已開大,估計胎兒在短時間內能娩出。然而,如果在產程中情況不斷惡化,應馬上做剖宮產;對於嚴重的胎盤早剝或一般情況差、估計短時間內不能自行分娩的孕婦,也應立即做剖宮產手術。

方法5 胎盤早剝在產後或術後可能會發生大出血,所以應密切觀察血壓變化和及早發現不適,以便控製病情。

方法6 產後應積極糾正貧血,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並可服中藥補氣益血,如歸脾湯、八珍湯等。

危情三 臍帶先露和臍帶脫垂

危情真相

臍帶是媽媽向胎兒提供營養和氧氣的重要通道。通常在分娩時,應該是胎兒的頭最先娩出,緊接著胎兒的身體順次娩出,直到最後,臍帶和胎盤才相繼娩出。如果在胎膜未破時,臍帶就已經位於胎兒最先露出部位的下麵,稱為臍帶先露;如果胎膜已破,臍帶脫出子宮頸口或陰道口外,稱為臍帶脫垂。這是由於胎兒最先露出的部位沒能與骨盆入口處銜接,或是銜接得不好,因而留有空隙。當胎膜破裂時,臍帶便可隨著羊水從這個空隙先於胎盤而露脫出;除此,胎位不正時,如胎兒的雙腳在下,當一隻腳滑出時,臍帶通常也跟著滑落到子宮頸口外;另外,羊水過多、臍帶的附著處接近子宮頸口,也可引起臍帶先露或脫垂。

“險”要表現

在分娩的過程中,胎兒的心跳突然減慢,並且變得不規律,連續每分鍾少到100次,胎兒監護儀也顯示出胎兒在子宮內缺氧的征象。此時,產婦應該馬上變成頭低腳高位或變換身體姿勢,如從一側轉向另一側,這時若是胎兒的心音有所好轉,可以說明發生了臍帶脫垂,醫生即刻會為生產的媽媽做肛檢或陰檢。如果胎膜未破,可在子宮頸口摸到有搏動的條索狀臍帶;若是在陰道內摸到或陰道外見到臍帶,即可確定臍帶脫垂,臍帶如果尚有搏動,表示胎兒還活著,要是搏動消失,說明胎兒已經不幸在宮內遇難。

還有一種情況為胎兒的心音迅速消失,但臍帶並沒有脫垂於胎兒最先露出的部分之下,而隻是在最先露出部分的周圍。需要提醒的是人們常常不知道這是臍帶脫垂所致,因此,碰到這種情況時一定要多加注意。

不良結局

發生臍帶先露或臍帶脫垂時,臍帶往往被壓於胎兒最先露出的部分和骨盆壁之間,臍帶的血流循環因此受到阻礙,在3分鍾內,胎兒即可由於缺血缺氧而發生宮內窘迫,甚至死亡,因此臍帶先露或臍帶脫垂是分娩時威脅胎兒生命的嚴重並發症。

化險為夷法

方法1 由於臍帶先露和臍帶脫垂對胎兒的生命威脅極大,而且一旦脫出就很難再還納,因此預防要比治療更為重要。在分娩開始時,如果胎兒最先露出的部分還未入盆,胎位不正常及羊水過多的產婦,一定要靜靜臥在床上,盡量減少活動,以免引起胎膜早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