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2 注意觀察自覺症狀,如果出現頭暈、眼花、眩暈、惡心、嘔吐、尿量和排尿次數減少、視物模糊等情況,及時與醫生聯係。
方法3 生活要有規律,避免過度勞累。從妊娠7個月起,不要做過於沉重和激烈的工作及運動,減少家務勞動,感到身體疲乏時就即刻去休息,每天一定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和安靜的歇息,至少在8小時以上,最好中午也能休息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心態要平穩,情緒不要大起大落,不要長久地看電視。當自己感到有一些不適症狀時,應趕快去告訴醫生。
方法4 要吃營養均衡的飲食,多吃新鮮魚、肉、豆類及豆製品、乳類及乳製品、小魚、蔬菜和水果,少吃鹹和辛辣的及有強烈刺激性的調味品,不要過多攝人動物性脂肪及碳水化合物,以免體重過重。
方法5 要適量多做運動,經常以愉快的心情去散散步、遊泳或去接受森林浴,非但不會造成大的負擔,反而能增強孕婦的抗病力。原則是以運動後身體感到舒適為度。
方法6 不要讓體重過重,孕婦過胖也容易引起妊娠高血壓綜合症。通常懷孕後幾個月每周體重的增加,應在500克以內,如果超過500克,身體內就有可能存在著水腫,必須馬上去看醫生。
方法7 睡眠時臥姿要恰當,要采取左側臥位,這樣的體位可使子宮不壓迫脊柱旁邊的大血管,因而下肢大靜脈血液正常回流到心髒,所以可以預防水腫。
危情十 產後出血
產婦在胎兒生後的24小時之內,陰道出血量達400毫升以上,醫生就可認定為產後出血,它是產科常見而又嚴重的並發症,大多發生在產後的2小時以內。如果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大量的出血,產婦就可迅速出現失血性休克,是引起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時,即使挽救了生命,但由於休克時間過久,造成腦垂體缺血壞死,從而會發生Sheehan氏綜合症,嚴重地影響日後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
危情真相
真相1 產程過長或產婦體力衰竭、精神太緊張、子宮由於胎兒過大或羊水過多而膨脹過度、前置胎盤及妊娠高血壓綜合症等,都可造成子宮收縮乏力,使子宮的肌肉纖維在胎盤排出後,不能強烈地進行收縮和縮複,以減少胎盤剝離麵的出血。
真相2 胎兒娩出半小時後,胎盤由於剝離不全或已完全剝離但仍留於子宮內、胎盤嵌頓、胎盤部分粘連在子宮壁上不能自行剝離,都可使子宮收縮受到影響而引起出血。
真相3 胎兒娩出太快、胎兒長得過大,都有可能引起會陰、陰道、子宮頸的撕裂,甚至子宮下段的破裂,從而造成出血過多。
“險”要表現
危險程度主要與孕婦的出血量的多少、出血速度及體質強弱相關。如果是在短時間內大量出血,孕婦便會迅速陷入休克狀態,表現出頭暈、出冷汗、惡心、嘔吐、呼吸急促、血壓下降、煩躁不安等症狀;而有時,盡管隻是少量的出血,並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注意,因為身體在失血的初期有代償功能。然而經過一定的時間後,可由於出血過多以致身體不能代償時,很快便進入休克狀態;當出現隱性出血即血液不外流而積滯在子宮腔或陰道內時,達到1000毫升或更多時,便會出現子宮底升高、子宮體積增大,在子宮受到按壓時,可有大量的血液及血塊湧出。
值得一提的是,出血性休克雖然和出血量及出血速度成正比,但如果孕婦因產程過長而過於疲勞,或患有妊娠高血壓綜合症等疾病,對失血的耐受力就會降低,在失血不足400毫升的情況下也可能發生休克。
不良結局
短時間地大量出血,如果未能及時搶救,便可危及孕婦的生命,或由於失血而使孕婦在產褥期抵抗力下降,容易發生產褥感染。
休克時間過長,腦垂體的功能會由於缺血壞死而發生嚴重的損害,表現為促性腺激素、促甲狀腺素及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受到影響,從而出現閉經、消瘦、怕冷、乏力、性欲減退、頭發脫落、生殖器官萎縮、產後少乳或無乳、低血糖、低血壓等症狀。
化險為夷法
方法1 對於有可能發生產後出血的孕婦,如患妊娠高血壓綜合症、羊水過多、胎兒過大,或以往有產後出血,都應提前住院分娩並檢查血型。
方法2 加強分娩健康教育,讓每一位孕婦在分娩時懂得“知情選擇”,從而放鬆精神。這樣,會有效地減輕壓力和產痛,在分娩中保持充足的產力,以免產程過長,並在第二產程中會與醫生配合,防止胎兒娩出太快而撕裂產道。
方法3 即使是少量出血也不可掉以輕心,因為持續性的少量出血,雖然流血較慢,但達到一定限度時,仍會使孕媽媽陷入休克,一定要密切觀察脈搏和血壓變化。
方法4 當孕婦在產程中出現子宮乏力或胎盤滯留情況時,必須警惕隱性出血的發生,要注意觀察子宮底高度是否升高、子宮體積是否增大,如有異常及時告訴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