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要正常梳頭、洗頭和刷牙。
(4)產褥期不要過性生活。
(5)注意飲食衛生,不要吃冷飯、剩飯,以防腹瀉。
產婦居室忌關門閉窗
家有產婦,總是將門窗關得緊緊的,頂上還掛幔帳。產婦也穿長袖衣服,緊紮褲腳,蒙頭蓋臉。其實,這完全是沒有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尤其是在夏季,天氣炎熱,應該門窗大開,通風透光,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就是在冬季,也要在日光充足天暖的時候,打開窗子,通通空氣。空氣新鮮能使產婦心情舒暢,有利於身體的恢複。產婦夏天穿著應單薄,床上可鋪涼席,身上蓋床單,吃溫熱的飯菜,這樣可避免產婦中暑。另外,產婦可多喝些消暑清熱的飲料,如綠豆湯、菊花茶等,這樣有利於預防產婦中暑,也可使嬰兒少生癤子、痱子。
但要注意,在開窗時不要讓風直接吹著產婦,以免著涼感冒。如能用換氣孔或排風扇更好,可使通風柔和,防止吹著產
產婦忌不刷牙
有人說,“生一個娃,掉一個牙”。這實質上是反映出孕產婦不注意口腔牙齒衛生的危害。有人錯誤地理解為產婦不能刷牙,這也是造成孕產婦牙齒脫落的原因。傳統習俗認為,產婦刷牙會引起牙痛病,這恰恰與醫學科學的道理相反,其實不刷牙,汙垢得不到及時清除,會增加齲齒、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發生而引起牙痛病。
根據科學原理,婦女在懷孕後,由於內分泌的變化,或維生素C的攝入不足,可以有牙齦充血、水腫,容易出血,特別是刷牙時出血。另外,懷孕後牙齒的礦物質往往補充不足,牙齒的堅固性差。這些情況已對牙齒不利,再不注意口腔衛生,使口腔內的細菌增多,在大量細菌作用下,食物殘渣中的碳水化合物得以發酵、產酸,導致牙齒脫鈣,形成齲齒。因此,妊娠期間比平時更要注意口腔衛生,至少早晚刷牙各1次,飯後漱口。晚上刷牙後不要再吃東西,特別是不要吃甜食。若有吃夜宵的習慣,睡前應再刷牙1次。
產婦在月子裏不刷牙危害更大。產後的頭幾天,為了補充營養,促進體力恢複,常給產婦以高糖、高蛋白、高脂肪飲食,每天多達6~7餐,大量的食物殘渣留在口腔內、牙縫裏,在細菌的作用下,發酵變成酸性物質,腐蝕牙齒,使齲齒、牙周炎、口腔炎等發病率大大增加,甚至因鏈球菌感染誘發風濕熱、腎炎、心髒病。就其防病來說,產後刷牙比產前刷牙更為重要。因此,產婦刷牙是不可忽視的,刷牙也不會給產婦帶來麻煩和後遺症。
忌不洗澡不、不梳頭
我國舊時生孩子不懂得消毒,導致發生產褥熱的很多,而產褥熱主要是產前及產時不衛生、不消毒及產後身上不幹淨,細菌進入子宮引起的感染所致。
產後汗腺很活躍,容易大量出汗,乳房脹還要淌奶水,下身又有惡露,全身發粘,幾種氣味混在一起,就應比平時更講究衛生。按科學規律,產後完全可以照常洗澡、洗腳。及時地洗澡可使全身血液循環增加,加快新陳代謝,保持汗腺孔通暢,有利於體內代謝產物通過汗液排出。還可調節植物神經,恢複體力,解除肌肉和神經疲勞。一般產後一周可以擦浴,一個月後可淋浴。不宜在澡盆內洗盆浴,以免洗澡用過的髒水灌人生殖道而引起感染。洗澡時室溫要保持在34~36℃,水溫在45℃左右。浴後要迅速擦幹,衣服要穿好,防止受涼。
有的產婦在產後一段時間內不梳頭,怕出現頭痛、脫發等。梳頭不僅是美容的需要,而且通過梳子刺激頭皮,還可促進局部皮膚血液循環,以滿足頭發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防止脫發、早白、發絲斷裂、分叉等。產後梳頭有益無害。此外,在月子裏剪指(趾)甲也無害。
忌睡席夢思床
某醫院,在不長的時間裏,遇到3例產婦,因產後睡席夢思類型彈簧床,引起骶髂關節錯縫、恥骨聯合分離等骨盆損傷。有的是產後第5天,在席夢思床上起床不慎,忽然腰扭傷,腰骶部劇烈疼痛,下肢運動困難,經檢查為骶髂關節錯縫。有的是第4日晨起床翻身時恥骨聯合處劇痛,檢查為恥骨聯合分離。還有的是產後睡鋼絲床,足月後發現兩下肢行走障礙,檢查為恥骨聯合輕度分離,左骶髂關節稍增寬,為骨盆損傷,左骶髂關節錯縫。究其原因,以上均為產婦在產褥期睡席夢思床所致。
為什麼產婦睡席夢思床會導致骨盆損傷呢?原因是:卵巢在妊娠末期分泌第三種激素,稱鬆弛素,其有鬆弛生殖器官中各種韌帶與關節的作用,有利於分娩。由於鬆弛素的作用,產婦的骨盆失去完整性、穩固性,而鬆散的骨盆,加上席夢思的鬆泡性、彈力性好,壓之下去,重力移除又彈起,人體睡上儼如佛龕,左右活動都有一定阻力,很不利於病人翻身坐起。如欲急速起床或翻身,產婦就很容易造成骨盆損傷。因此,產婦應睡一段時間板床,有利肌體複原,避免損傷。
坐月子期間忌完全臥床休息
在人認為,“坐月子”就應臥床休息1個月,其實這對產婦的身體恢複是不利的。
一般產後第一天,產婦較疲勞,應當充分睡眠和休息,以使精神和體力得以恢複。產婦休息的周圍環境應保持安靜,從各方麵給予護理照顧。婦女懷孕後,由於胎兒的發育,子宮不斷增大,使腹部膨隆,特別是妊娠後期更為明顯,分娩後一時難以恢複。腰腹肌肉彈性的恢複,不隻是營養或臥床休息所能達到的,需要借助於適當的體育鍛煉,促進局部肌肉收縮。因此,凡是沒有會陰撕裂傷、會陰側切手術、產道損傷、發熱、惡露不盡、身痛、腹痛等症狀,就應24小時後下床活動,並逐漸增加活動量,增加食欲,減少大小便的困難,促進腹壁、骨盆底部的肌肉恢複,預防產後容易發生的尿失禁、子宮脫垂等並發症,如第一天至第三天做抬頭、伸臂、屈腿等活動,每天做4~5次,每次5~6下;一周後,可在床上做仰臥位的腹肌運動和俯臥位的腰肌運動,將雙腿伸直上舉,做仰臥起坐,頭、肩、腿後抬等運動項目,半個月後,可做些掃地、燒飯等家務,以利肌肉收縮,減少腹部、腰部、臀部等處脂肪蓄積,避免產後肥胖症,保持體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