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哺乳期保健(1)(3 / 3)

(2)嬰兒因素:嬰兒患有先天性遺傳性代謝病,如苯丙酮尿症和半乳糖血症時就不能哺乳。

①苯丙酮尿症:患有苯丙酮尿症的患兒,體內缺乏消化苯丙氨酸的酶,就會產生大量酮酸,酮酸在體內大量蓄積,導致腦發育障礙,造成智力低下。人乳、牛乳等乳類含有大量蛋白質,蛋白質又由包括苯丙氨酸在內的眾多氨基酸組成,患兒吸乳後,體內發生大量酮酸蓄積,可導致患兒弱智。倘若患兒出生後不予哺乳,改用低苯丙氨酸食品喂養,可使患兒正常發育,避免弱智。

②半乳糖血症:患有半乳糖血症的嬰兒,缺乏將母乳中的乳糖分解產物——半乳糖分解為葡萄糖的酶,導致半乳糖在體內大量蓄積,引起患兒智力障礙。倘若出生後停止喂乳類食品,改用米粉、豆漿等替代,即可避免發病。

斷奶的時機與方法

通常,嬰兒出生後10個月左右可以斷奶。因為,隨著嬰兒的不斷長大,營養需求日益增加,僅靠母乳中的營養已遠遠不能滿足嬰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嬰兒4個月左右已經逐漸添加了輔食,至出生後10個月左右,嬰兒主要的營養已漸漸被輔食替代,嬰兒對日益增多的輔食也已經適應。因此,無論從營養需求,還是飲食習慣,此時斷奶對嬰兒的生長發育非但不會產生不良影響,相反還會有益。

(1)斷奶的時機選擇:決定斷奶後,選擇斷奶的時機十分重要,不要選擇在嚴冬酷暑或嬰兒患病期間斷奶。嚴冬酷暑期間,嬰兒對不良氣候的適應能力較差。若再因斷奶引起的飲食習慣的改變,有可能會影響嬰兒的健康。一般認為以春、秋兩季斷奶為好,因這兩個季節氣候宜人,豐富的瓜果蔬菜等食品又可為斷了奶的嬰兒提供所需的營養。

乳母因患病等特殊情況不宜繼續哺乳而需要斷奶時,斷奶後嬰兒的飲食應適合乳兒的不同月齡。月齡較小的嬰兒以牛奶、米粉等代乳品為宜;月齡較大的嬰兒,可進食稀粥、爛飯,甚至軟飯。菜肴應葷素搭配,月齡較小者的菜肴應細作,例如菜泥、肉糜等,以後逐漸過渡到粗作。一天5頓,3頓主餐,上下午各增加一份點心。同時,還須注意定時進食、少吃零食,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2)斷奶方法的選擇:乳母斷奶時,應限製湯類飲食,緊束雙乳,同時可酌情選擇下列方法回奶。

①生麥芽60~90克,水煎後當茶飲,每日一劑,連服5天。

②焦麥芽50克,泡茶飲用,每日一劑,連服5~7天。

③皮硝250克,碾碎後分裝2個布袋,然後,分別敷於兩側乳房上,再用乳罩或毛巾兜緊。

④乙烯雌酚口服,每次5毫克,每日3次,服3天後,改為每日5毫克,再服3天,最後劑量減為每日2毫克,再服3天。

⑤苯甲酸雌二醇肌注,每次2毫克,每日2次,直至乳汁停止分泌為止。

⑥溴隱亭每次2.5毫克,每日2次,早、晚餐時與食物一起服下,共服用14天。溴隱亭對乳汁分泌量多而需回奶者,效果較滿意。

哺乳期女性保健

哺乳期女性慎用藥

嬰兒依靠母乳生長發育,許多物質也可隨母乳進入嬰兒體內,藥物就是其中的一類。哺乳期乳母用藥對嬰兒的影響,是近年來臨床經常遇到的問題,也是頗受人們關注的問題。大多數藥物在母體內的含量很少,為母體攝入量的1%~2%,不至於對嬰兒造成明顯的不良影響,但有些藥物可有較明顯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