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三國在各領域的合作廣泛。目前,中國是韓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日本是韓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中日韓雙邊貿易占各自貿易總額的比重近年都出現明顯上升。
從總體上看,東北亞地區的政治安全形勢,對東北亞國際合作是有利的;在經濟方麵,東北亞區域內各國的經濟依存度不斷加大、加深,成為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強有力的基礎。
東北亞區域各國較強的經濟互補
東北亞區域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國經濟發展互補性較強,擁有中國東北輻射全國的廣闊市場,俄羅斯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遼闊的土地,朝鮮的自然資源和勞動力,蒙古的勞動力和自然資源,日本和韓國的資金、技術優勢,以及遼闊的海洋資源,齊全的經濟發展要素,為區域合作、經濟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毗鄰琿春的俄朝等周邊國家和地區資源開發和利用前景十分廣闊。俄羅斯石油、天然氣、煤炭、林木、海洋等資源豐富。朝鮮菱鎂、鐵礦、海洋等資源豐富。隨著中國東北和俄羅斯遠東地區規劃深入實施、中朝共同開發共同管理羅先經貿區持續推進,三國資源共享、邊民共富、經貿共榮的嶄新合作時代已經到來。
以琿春為中心,半徑200公裏的範圍內分布著俄、朝兩國的10個港口,琿春市不僅是中國介入東北亞經濟合作圈的紐帶和橋梁,更是我國東北地區一條新的出海大通道,也是我國從水路到俄羅斯、朝鮮東海岸、日本西海岸乃至北美、北歐的最近點。
東北亞各國務實合作的步伐加快
20餘年來,在東北亞各國的共同努力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取得重大進展,合作機製不斷完善,物流通道日益通暢,合作領域進一步拓寬,合作意識明顯加強,為進一步推動圖們江地區的開發開放,促進東北亞區域合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多國合作機製逐步建立和完善。從大的層麵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倡導的區域合作項目,設立了常設協調機構,定期召開專門會議,為推進項目開發搭建起多邊合作協商平台。各成員國家也分別組建了機構,負責項目實施。從雙邊機製看,分別建立的中俄總理定期會晤委員會、中朝經貿科技聯委會為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解決了若幹重大問題。從地方層麵看,吉林省以琿春為開放“窗口”,擴大我國參與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範圍,組成省、州、市參與的工作機製,與俄羅斯、朝鮮地方政府建立會晤機製,加大力度全麵推進圖們江區域國際合作開發。
對外通道初步建成。形成了多層次、全方位的對外通道格局,可概括為“四點三線”。“四點”即4個口岸。中俄琿春公路口岸、中俄琿春鐵路口岸、中朝圈河口岸、中朝沙坨子口岸。“三線”即公路線、鐵路線和航運線。公路線:琿春—長春高速公路、琿春—圖們公路和琿春—東寧公路是連接琿春與國內腹地的主要交通紐帶。鐵路線:對內,有琿春—圖們鐵路,今年即將建成的吉林至琿春快速鐵路客運專線,以及正在開展前期工作的琿春至黑龍江東寧鐵路;對外,有琿春—俄羅斯馬哈林諾國際鐵路,正在謀劃推進的中朝琿春—羅津國際鐵路。航運線:開通了琿春(中國)—紮魯比諾(俄羅斯)—束草陸海聯運航線、琿春(中國)—紮魯比諾(俄羅斯)—束草(韓國)—新瀉(日本)陸海聯運航線,成為聯結中、俄、韓、日的一條紐帶。同時,開通了琿春(中國)—羅津(朝鮮)—上海(寧波)內貿貨物跨境運輸航線,成為我國東北聯結南方各省市的新通道。
中朝共同開發、共同管理羅先經濟貿易區啟動運行。2012年10月,中朝共同開發、共同管理羅先經濟貿易區正式啟動。總體規劃和港區控製性詳規已編製完成,先期啟動了羅先高效示範農業區項目、中國公民羅先自駕遊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