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政府管理效能刻不容緩
政府觀察
作者:本刊評論員
省級地方政府在中國行政管理體製鏈條上,具有承上啟下、左聯右接的樞紐作用。省級政府的管理效能建設如何,直接關係到整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效率及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政府效率的評價,揭示了我國省級政府管理能力建設的一般規律和各具特點的區域規律。政府管理效能是指政府在實現管理目標所顯示的能力和所獲得的管理效率、效果、效益的綜合反映,它是衡量現行政府管理工作結果的尺度,是管理係統有效性的整體檢驗。規律告訴我們:總結、研究和追求效能的不斷提高,是政府管理活動的中心和一切管理工作的出發點,是管理的生命力所在。管理效能、效率、效果、效益之間不是孤立的,而是一個互動體,有效率的政府才是能給老百姓帶來和諧、福利的政府。
管理效能是對政府投入---產出的整體評價,它既包括教育、衛生、就業、設施、福利等要素的能力,也包括效率、效果和效益等產出的結果。政府管理效能的評價,對激活政府管理機製具有重要的戰略與現實意義。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政府管理效能有了很大提升,但由於各省情況不同、管理決策存在差異,因此呈現不同的管理模式。相對來說,東部沿海地區接受市場經濟觀念較早,競爭意識較強,效率取向強烈,外向型經濟發達,因此經濟發展水平相對其他地區高,基礎設施較完備,政府在科教文衛、公共安全、環境保護等領域投入較大。東北地區作為老工業基地,基礎設施完善,建立了較為完備的公共服務體係,有較為雄厚的資金投入教育、衛生、環境保護等領域。但相對東部經濟發達地區,東北地區的競爭觀念較弱,產業精細化程度不高,在政府管理上還需創新政府管理方式,大力提升效益。中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較於東部等發達省市落後,教育、衛生、公共安全、基礎設施等相對不足,與之相關的人力、財力投入也有所欠缺,管理的重心需要提高管理效率。西部地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廉價的勞動力,政府管理需要在效果上下功夫,盡快將資源優勢轉化為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提升公共管理水平,降低政府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效率。
加強我國政府管理能力建設既要科學評價,尋求發展規律,更要充分發揮智庫作用,在創新理念、創新方法、創新實踐方麵狠下功夫,提高省級政府決策科學化水平,加快行政管理體製改革,學習國內外政府管理的先進經驗,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政府管理模式,真正將省級政府建設成為創新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