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不懈反腐是提升政府效率的關鍵
政府觀察
作者:唐任伍
腐敗是政治癌症,是人民群眾的公敵,是政府效率的腐蝕劑。腐敗導致政怠宦成,人亡政息。腐敗的危害可以說罄竹難書。腐敗盛行,對社會經濟、政治產生嚴重危害和侵蝕。腐敗不但導致直接的經濟損失,影響資源的有效配置,抑製經濟增長,更重要的是導致公共權力的濫用和腐化,促使政權軟化,社會的公平和正義遭到破壞,整體道德滑坡,法製缺失,社會處於無序狀態,最終危及政治穩定。腐敗分子是幹部隊伍的害群之馬,是國家肌體的吸血鬼和寄生蟲,他們利用公權力巧取豪奪,輕則加劇貧富分化和社會不公,毒化社會風氣,重則亡黨亡國。前蘇聯從勃列日涅夫開始,逐漸形成一個脫離人民群眾的官僚特權階層,他們想方設法將國家財富化公為私,腐敗之風彌漫著整個社會,人民生活困苦,老百姓對腐敗深惡痛絕,蘇聯為此付出政權改旗易幟、國家版圖解體的慘痛代價。2011年中東劇變也是當權者日益腐敗變質造成的,腐敗分子日益站到廣大人民對立麵,裙帶資本主義盛行,老百姓怨聲載道,不少統治國家幾十年的強人政權,像紙房子一樣轟然解體。毫不誇張地說,腐敗蔓延是導致國家衰亡的重要禍端。
新中國之所以沒有重蹈“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曆史周期率,沒有在一波接一波的政權更替中垮台,應該歸功於中國曆屆領導人充分汲取了“腐敗亡國”的曆史教訓。毛澤東曾將上台執政比作“進京趕考”,並專門列舉了明末李自成南征北戰18年,進京隻坐18天皇帝的教訓,強調“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此後中國幾代最高領導人均重視反腐倡廉,反複強調腐敗蔓延會亡黨亡國。這種憂患意識,以及對腐敗分子的嚴懲不貸,才使中國發展雖然飽經坎坷,卻始終向前向上。
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一屆黨中央,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的場合,多次強調要從嚴治黨,強化黨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統一領導,強化反腐敗體製機製創新和製度保障,把權力關進製度的籠子,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對腐敗分子,發現一個就要堅決查處一個,不能養癰遺患。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努力取得人民群眾比較滿意的進展和成效。他還告誡全黨同誌,要深刻認識反腐敗鬥爭的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以猛藥去屙、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堅決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進行到底。不僅是這樣說,同時也是這樣做。新一屆黨中央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裏,大刀闊斧、腳踏實地地進行反腐敗,加強頂層設計,逐步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係,印發了《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係2013—2017年工作規劃》,密集出台了一係列法規、條例,尤其是貫徹八項規定和“反四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的開展,反腐敗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一大批腐敗分子被揭露和受到法律的嚴懲。同時,中央政府堅決、果斷地進行以簡政放權為特點的行政體製改革,短短一年時間裏取消了各種行政審批1000多項,大大提升了政府效率。
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滋生腐敗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敗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前腐後繼”的案例層出不窮,一些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影響惡劣、亟待解決。腐敗的存在,直接威脅到政府效率和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有鑒於此,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政府管理研究院效率研究團隊,在國家“985工程”的支持下,選擇“腐敗對政府效率的侵蝕”這個主題,推出了“2013中國省級地方政府效率研究報告”,提出了“堅持不懈反腐是提升政府效率的關鍵”的觀點。
從總體上看,我國省級地方政府效率都有較大程度的提升,辦事效率、公共產品、公共服務的提供能力大幅度提高,老百姓對黨和政府的滿意度大幅回升。這是可喜的現象。我領導的團隊連續追蹤省級地方政府效率變化,通過客觀數據的測度,發現省級地方政府效率呈現出下列幾個特點:一是隨著行政體製改革和反腐敗的深入開展,各省級地方政府的政府效率總體上大有提高,標準化值逐年上升。二是省級地方政府效率與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一定的正相關性。這一點不難理解,政府效率是政府投入和產出之間的對比,經濟發展水平高、條件好的省市區,有更多、更充裕的資源投入、配置到公共產品、公共服務及其基礎設施建設上;反過來,政府效率提高了,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就更強,二者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三是省級地方政府效率呈現出階梯形分布狀態,政府效率排名由高到低,大致呈現出“東部——東北部——中部——西部”的階梯形分布趨勢。四是在階梯形分布總體趨勢下,部分省級地方政府效率呈現出與其所在區域總體水平不一致的情況,表明有些省級地方政府采取錯位發展取得成效,而另一些省級地方政府則落後於所在區域,表明這些省級地方政府在提升效率方麵需要加大改進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