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走近教育托管第一人(1 / 3)

走近教育托管第一人

人物專訪

作者:本刊記者

201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綱要》的第42條、第67條有個“委托管理”的詞兒,把這個酒店類企業常用的管理模式引到教育中來,是源於曹勇安院長在1998年2月,受齊齊哈爾市人民政府委托管理八所公辦學校(幼兒園)的試驗,是從試驗中總結出來,被國家政策采納。

曹勇安院長簡介

曹勇安,教育學教授,黑龍江東亞學團、齊齊哈爾職業學院創辦人,現任學團董事長、齊齊哈爾工程學院院長。國家教育行政學院、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及齊齊哈爾市委黨校兼職教授,同時擔任中國民辦教育協會監事會副主席、中國高教學會管委會副理事長、中國職教學會管委會副主任、中國成人教育協會常務理事等職務。曾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齊齊哈爾改革開放30年有突出貢獻的人物”等榮譽稱號。

《管理觀察》:您有怎樣從事民辦教育的背景,齊齊哈爾工程學院是怎樣成為中國民辦教育發展案例的。

曹勇安:1971年從教的我,到今年正好站了43年的講台。前20年,我在公辦體製內;後23年才進入民辦領域。我下鄉當過農民,教過農村的“複式班”;進工廠當過工人,教過文革期間的“七·二一工人大學”、技工學校。在齊齊哈爾第一機床廠我從教師做到校長,再由校長做到這所國有大型企業的教育處長。這麼令人羨慕的“鐵交椅”為什麼放棄了?為了實現自主追求的夢想,辭去了公辦職務,一頭就紮進了民辦教育領域。自己當家,個人兒說了算。辦學之初,廣告是賒的,校舍是租的,教師是聘的,連校牌都是借的,社會上說我學生是騙的。第一次辦自考助學班,僅招了8個學生,還是3個專業。抓質量、挺住,兩年後我就擁有了兩千多名在校生,在黑龍江民辦高校中排進了前3名。可此時還是借人家的校牌呢!為此省教委決定給我個校牌。叫啥名呢?牌子叫小了怕人瞧不起,就可著勁地往大了叫,最後起了個“東亞大學”這個校名,那時也沒什麼規範限製,真懸,兩個月後國家教委就出台了社會力量辦學的規範文件,再想叫這麼大的校名?沒門!1993年4月1日,我結束了借校牌的曆史三個月以後,我創辦的東亞大學就把公辦的齊齊哈爾第一機床廠的職工大學兼並了。這樣我這所民辦高校中,就有了國有資產存量和全民身份的教職工,很多人說我是“兩和水”非“純淨水”。其實,任何新生事物都是在舊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在社會轉型、經濟轉軌中一個非常有效的發展措施就是:在舊體製中尋找穩定性,在新體製中尋找可能性。這就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講的“混合所有製”的優勢。四年以後的1997年,整個東北的國企幾乎全部陷入困境,被稱為“東北現象”。國企舉辦的各級各類學校就更慘嘍,工人沒活不開工資還說的過去,可老師正常上班卻不發工資,說的通嗎?然而齊齊哈爾市是老工業基地,學生數占44.7%,校舍麵積、占地麵積分別占全市教育資源的54%、61%,名副其實的半壁江山。在政府難接、企業難辦、學校難活的“三難”境況下,我就向市長請戰:“交給我吧,委托我來管理”。我們市長高興地拉著我的手,“老曹,你可幫市委、市政府解決了大問題,你看現在缺啥?”“缺錢!”市長一愣,我接著說:“不跟你要錢。”市長趕緊說,“隻要不提錢,提啥我都滿足你”。我說,“學校目前是缺少辦學資金,但擁有豐厚的教育資源,以資源的存量向社會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來換取辦學資金的增量。問題的關鍵是要改革辦學體製和機製。改革這個東西呢,人人都讚同改革,但人人都反對自己被改革,一旦改到自己腦袋上,就蹦起來了。蹦起來,就找政府,接著相關部門就讓我以安定團結為大局……”我接著說,“咱們有個約定,你批我一個教育改革試驗區,隻要在試驗過程中沒有違反法律、法規、政策這三樣的,政府相關部門都不要管,誰管!這活就交給誰幹。”就這麼著,齊齊哈爾市人民政府給我批了一個企辦教育改革試驗區,把這八所學校加一個教育處機關共7,000多學生,609名在崗教職工,還有近400名離、退休教職工,全部委托我來進行管理。1998年2月,組建了從幼兒教育到高等教育1.2萬人的教育集團——黑龍江東亞學團。這給我一個可以進行各種類型教育改革實驗的平台和機會。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其根本是靠教師發自內心的愛學生才成,讓教師普遍達到這樣水準,很難。但,你愛錢不?我將教師的工資與學生和家長的評價相掛鉤,與任教班級的學生數的增減相掛鉤,也就是現在講的績效工資,不過我的績效工資占的比重大,足以影響其生活質量。這就極大地調動了全體教職工麵向市場辦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努力把學辦到人民群眾的興奮點上。教師不僅自己掙出了“飯錢”,還有“餘錢”改善了辦學條件。八所被托管的學校分別成為市、省、國家級的示範學校。十年間,在沒有財政教育經費投入的情況下,我所托管的八所學校共創收1.14億元。2008年當國家出台接收國企教育政策時,我才結束了托管。當年我被評為“齊齊哈爾市改革開放30年有突出貢獻的30位人物之一”同時還榮獲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2009年,中國民辦高教協會,整理中國民辦教育改革三十年成績時,共列出了9個影響中國民辦教育發展的案例,其中有兩個案例是我們創造的。一個是齊齊哈爾市政府委托民辦學校管理公辦學校;另一個是我們的產權製度改革。我現在要“兩眼一閉不睜”,這兩項成果就是我這一輩子教育生涯中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也是最欣慰的。它驗證了《綱要》“民辦教育是促進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的論斷。

《管理觀察》:委托管理提出的背景,您在委托管理上取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