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狀況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2~3歲的寶寶在生活中的某個方麵確實可以脫離家長獨自完成了,但是日常的必要護理還是不能放鬆。這個時期,最重要的是培養寶寶自己照顧自己的能力,因此,在此階段的日常照料與護理工作中,又給我們提出了新的內容。
生長發育標準
排便
一旦發現寶寶有要大小便的表示,一定要迅速做出反應,不能拖延,因為寶寶隻能自我控製很短的時間。每當寶寶能自己控製住大小便並主動表示出來時,應及時表揚,讓他產生一種自豪感,這有助於寶寶大小便習慣的養成。
睡眠
此階段的寶寶,平均每天晚上要睡10~12個小時,一般不會再有夜啼的現象了。但遇到生病或精神受太大刺激時,還會出現夜間哭鬧的現象。
智能狀況
動作
大型的體育器械對於2~3歲的孩子來說,可能比較難以操作,但孩子對此卻很好奇。所以為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從小激發他運動的熱情,同時指導孩子正確地玩耍。比如玩大型滑梯,我們要告訴孩子攀高時手要抓緊、腳要踩牢,要緩慢地走到滑梯頂端,坐在滑梯裏慢慢滑下來。讓孩子多玩幾次,在他們攀、爬、滑等一係列的活動中發展運動能力。我們應該多鼓勵孩子嚐試其他更多的大型的體育器械。
語言
讓寶寶向別人介紹自己,清楚地講出自己的姓名、年齡和性別,可以有效地培養孩子的語言表述能力,此外對於培養他們的語言智能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平時我們應收集一些好聽的、通俗易懂、短小精悍的詩歌、兒歌念給孩子聽。在給孩子念詩歌、兒歌的同時,也可結合孩子的生活,合理地選擇。如孩子要睡了,媽媽可以念“寶寶困了”,如果孩子吃飯吃不幹淨,媽媽可以抓住這一機會,對孩子進行教育,給孩子念“鋤禾日當午”等,這樣做可以訓練寶寶對語言的理解能力、欣賞能力等。
心理
孩子隻有知道自己確實是存在的,才能知道如何愛護自己。對於此階段的孩子已經明確了自己的存在,知道自己的身體部位,也能表達自己的各種感覺,如疼痛感、饑餓感等。但因為年齡關係,他們仍需要深化對自己外在特點的認識,這樣才能逐漸使寶寶在心理上形成對自己的深刻認識。因此,父母們要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各種方式來訓練孩子認識自我。
每天坐下來和孩子說會兒話,不帶任何個人主張,我聽你說或你聽我說,無論孩子說什麼話,都不要訓斥孩子。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他們的語言表述能力還不完善,所以我們在跟他們聊天時,孩子總會出現言語不連貫、用語不當、重複等情況,對此,我們不可當麵指責,隻要多示範,孩子漸漸就會進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