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齡寶寶所需營養
1~2個月的寶寶生長發育迅速,但營養主要還是以母乳為主,母乳中含有大量的DHA和ARA,可以幫助寶寶最大限度地發育大腦。寶寶的第二個月是腦細胞發育趨於高峰的準備期。為促進腦發育,在除了保證足量的母乳之外,還需要給媽媽添加健腦食品,以保證母乳為寶寶的發育提供充足的營養。
育嬰師媽媽教你如何母乳喂養本月齡寶寶
寶寶1個月過後,吮吸能力大大加強,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也逐漸增強,在喂養上無論是采用母乳喂養還是人工喂養,都比新生兒時期順利得多。此時,應該怎樣喂養寶寶呢?
母乳喂養時
如果母乳很好,哺乳次數應逐漸穩定,隻要每周體重能增加150~200克,說明喂養效果很理想;如果每周體重增加不足100克,說明母乳不夠,此時寶寶會經常哭鬧,需要適當增喂1次配方奶。時間最好安排在媽媽下奶量最少的時候(下午4~6時)單獨加1次,每次加120毫升。如果加配方奶後,媽媽得到適當休息,母乳分泌量增加,或者寶寶夜間啼哭減少了,就可以這樣堅持下去。如果加喂1次配方奶後,仍未改變寶寶夜間因饑餓啼哭而母乳又不多,那就把夜間10~11時媽媽臨睡前的一次哺乳改為喂配方奶,以保證媽媽的夜間休息。
總之,增加配方奶1次還是2次或者多次,都應根據寶寶的體重來決定。如果寶寶之前每5天增加體重100克左右,增加1次配方奶後寶寶增加了150克左右,此時增加1次配方奶就可以了。1~2個月的寶寶,盡管每天可能會出現稀便、大便七八次、吐奶、濕疹等情況,隻要寶寶精神好、吃奶好就不必擔心。
母乳要按需而不是按時喂奶
1~2個月寶寶的胃口隨時有所變化,有時吃得多,有時吃得少。每一位媽媽的乳汁都是為自己寶寶的獨特性而設計的,根據寶寶不同的需要,每次喂奶時,乳汁的分泌量、濃度和成分都有所調節。因此要按照寶寶的需要來喂奶,經過幾周的磨合,你們就可以形成自己的喂奶時間表。奶粉中含有數倍於母乳的蛋白質、脂肪和礦物質,寶寶不成熟的消化係統無法完全承受。由於無法根據寶寶的獨特性安排奶粉量,才需要人為地製造一個固定的時間表,以防過飽或消化不良。
母乳喂養的寶寶不要另外喂水
母乳喂養的孩子,有時候看上去小嘴有點兒幹,性急的媽媽會給他喂一些白開水。其實大可不必這樣做。孩子口腔看上去有些幹,是因為寶寶口腔的唾液分泌較少,就是俗話說的“口水少”,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就算是給他不停地喂水,他的口腔還會是幹幹的,所以不必特別另外喂水。
育嬰師媽媽教你如何人工喂養本月齡寶寶
最重要的是不要使寶寶吃過量,以免加重寶寶器官的負擔。一般的標準,出生時體重為3~3.5千克的寶寶,在1~2個月期間,每天以吃600~800毫升的配方奶為宜,每天分7次吃,每次100~200毫升,如果吃6次,每次吃140毫升。
對食量過大的寶寶,盡管每次能吃150~180毫升,最好也不要超過150毫升,否則會加重腎髒、消化器官的負擔。如果寶寶吃完150毫升後好像還沒有吃飽並啼哭時,可讓寶寶喝30毫升左右的白開水。衝調配方奶時不要再加糖,否則會使寶寶過胖。配方奶喂養的寶寶會每天大便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