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嬰師媽媽說:按階段看顏色可促進寶寶大腦發育
寶寶從睜眼到看清世界所有色彩,要經過4個時期,即黑白期、色彩期、立體期和空間期。如果家長能抓住每個時期的特點,給予適當的色彩刺激,便可促進寶寶的視覺發育,並進一步刺激腦發育。
4個月前是寶寶視覺發育的黑白期。在這段時間,寶寶看到的是黑白兩色,要多給寶寶黑白物品看,當然,為了給孩子日後的視覺發育鋪路,也要適當地給他看一些紅、黃、藍色,起到刺激視覺的作用,為寶寶進入視覺色彩期奠定基礎。4~12個月,是寶寶視覺發育的色彩期。這個時期,寶寶的視覺神經對彩色的東西非常敏感。三原色紅、黃、藍純度高,易於辨認,屬於首選色彩。此外,還可嚐試提前讓寶寶接觸一些橙、綠、紫。過了1歲,小寶寶們就很難滿足於六七種單調的顏色了,這時家長要適當增加一些混合色讓寶寶看,比如草綠、翠綠、墨綠等。2~6歲期間,應盡量將寶寶帶到大自然中去充分感受五光十色、萬紫千紅的世界,以促進其視覺更好地發育。
如何利用顏色影響寶寶的智力
德國一位心理學家用了3年時間探索色彩與孩子智力發育的關係。他將房間的牆壁分別塗上不同色彩,讓受試的寶寶在不同顏色的房間裏遊戲或學習。結果發現,在顏色豐富的房間裏生活的寶寶,智商高出12個百分點,他們玩耍、遊戲時更為機敏;而在白色、黑色、褐色裏生活的寶寶,智商要低一些,相比較有些遲鈍。
寶寶的視覺似乎特別鍾情於顏色,當他一降臨這個世界,就對色彩懷有濃烈的興趣。麵對的五彩繽紛的色彩,在3~4個月時,寶寶就有了對色彩的感受力。如果父母抓住教育機會,充分利用色彩刺激寶寶視覺和大腦發育,對他以後的智力發展有很大幫助。
生活中處處充滿色彩,對於小寶寶經常接觸的顏色主要有衣服、玩具、臥室的布置等,因此父母應該在這方麵多留心給寶寶提供更多色彩刺激機會。
父母可在寶寶的床上方掛滿各色大氣球、紙花等,並不時擺動;在寶寶床周圍的牆壁上也可以掛一些東西,或貼一些彩色圖畫等,這樣寶寶一睜開眼睛,便能有一個彩色環境的熏陶。但不要讓寶寶長時間盯著一件東西,否則可能導致他們目光呆滯,甚至形成斜眼病。
寶寶稍大時,可換一些小點的東西,如色彩豔麗的小絨球、掛鈴、珠子等。在這種有意無意的色彩刺激中,寶寶邁出了逐漸認識顏色的第一步。
家長要給寶寶多選擇一些顏色好看的玩具,也可以利用一些生活用品,多和寶寶做顏色遊戲,如“認顏色”、“猜猜看”、“顏色分家”等等。
如何教寶寶指認事物
3個月大的寶寶不會說話,但寶寶對事物有一定的接受和認識能力,父母要根據寶寶認識事物的特點潛移默化地訓練,要循序漸進,不能急於求成。
利用玩具讓寶寶認識事物。寶寶一般比較喜歡各種色彩鮮豔、能發出響聲、形象生動逼真的玩具,如各種形象的小動物、娃娃、各種交通工具、日常生活用品等。利用各種形象玩具,讓寶寶認識事物,在寶寶玩小動物玩具時,可以告訴他小動物的名稱,逗引嬰兒模仿小動物的叫聲,如“汪汪”“喵喵”。
在玩娃娃時,可以教嬰兒認識五官的名稱,如認識娃娃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玩各種交通工具玩具時,可告訴他這些交通工具的名稱、用途、特征及發動的聲音。
在生活中經常對寶寶說出事物的名稱。嬰兒對事物的認識首先是從具體思維開始的,因此不管是室內還是室外的物品,隻要是寶寶能夠接觸到的,都可對他說出這些物品的名稱,如“布娃娃”、“電視機”、“汽車”、“花”、“滑滑梯”等等。這種做法要不厭其煩,經常反複。
此外,父母要經常帶著寶寶走出家門,讓寶寶認識更加奇妙的外麵的世界,引導寶寶對世界的初步探索。反複地向寶寶介紹各種樹木、小草、藍天、汽車、樓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