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嬰師媽媽說:父母要學會發現寶寶的學習類型
一般寶寶的學習型可分為三種:運動型、聽覺型、視覺型。區分寶寶三種學習類型,並不是說寶寶光用視覺、聽覺或者運動的單一途徑進行學習,而是說不同的寶寶的某一個感覺通道比其他感覺通道更敏感。要充分發揮他們的長處,采用更有效的方法,可讓他們發展得更好。
運動型寶寶的特點:性格外向,活潑好動,身體的運動協調性強,喜歡節奏感強、技巧高的活動;好奇心強,精力充沛。平時要多用實物和玩具來幫助寶寶學習知識,讓寶寶在玩中學、做中學。此外,手勢語言對運動型寶寶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因此爸媽應多使用手勢語言。
聽覺型寶寶的特點:語言表達能力強,聽覺靈敏,喜歡聽和講,容易分散注意力。平時多給寶寶朗讀兒歌或簡單的故事,多用鼓勵性的語言激勵寶寶的學習熱情。
視覺型寶寶的特點:觀察力敏銳,喜歡畫畫和拚圖;動手能力強,喜歡拆拚或組裝玩具;不太愛說話。平時要多給寶寶玩“創意拚圖”“顏色識別”類的遊戲,多鼓勵寶寶去觀察生活中的細節,並把它畫出來。
數學啟蒙訓練要從現在開始
數學是跟生活緊密相關的,對於這時期的寶寶,父母不用刻意要他去掌握數學的內容,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給他滲透一些數學的概念。比如:媽媽握著寶寶的小手,指著自己和寶寶的手跟他說:“手,媽媽的手,寶寶的手,大手,小手。”慢慢的這些數學的概念就會被寶寶悟出來。寶寶稍微大一些可以通過唱歌、遊戲理解數學概念。經常給寶寶念一些帶有數字的兒歌讓寶寶對數字有個模糊概念。就這樣一點點滲透,他自然就在輕輕鬆鬆與你交流的過程中學到很多東西了。
嬰兒數學不僅僅是數數和加減運算,它的內容是廣泛而多樣的。我們周圍的生活中蘊含著數、量、形和一定的空間方位形式,這些都是寶寶數學啟蒙的內容。父母可以利用這個日常生活環境讓孩子伸出小手數一數,比比長短、粗細;看看積木有哪些不同形狀等等,讓孩子在生活中有意無意地重複體驗數、量、形的概念,從而引發他的興趣和主動思維的積極性。
父母要提供一種有利於幼兒思維自由馳騁的環境,在自由、自願的條件下,輕鬆自由地動手擺玩,在猜猜想想中吸引孩子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千萬不要在家庭教育中采用對立式的教授形式,這樣不僅不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還會引起寶寶的反感。
父母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用品或玩具:如鈕扣、瓶蓋、豆子、杯子、積木、筆、遊戲棒、撲克牌等等,讓孩子在動手操作、分類、數數的活動中獲得有關分類、排序、比較、匹配等數學知識和技能,掌握粗淺的數學概念。
父母不要急於求成而盲目幹涉,應以一個旁觀者或夥伴的身份細心觀察,了解孩子思維和動作的特點、過程,發現問題,及時點撥、指導和建議。
此外,父母要注意寶寶的天性和身心發展的內部規律,不要揠苗助長,把超前的數學內容灌輸給孩子。
寶寶也有交際能力
此時的寶寶已經開始分辨他生活中的人。他會用“微笑”談話,並且非常依戀與他最親密的人。媽媽抱著寶寶坐在鏡子對麵,讓寶寶麵對鏡子,然後輕敲玻璃,吸引寶寶注意鏡中的自己,這時寶寶能明確地注視自己的身影,並對著鏡中的自己微笑並與自己“說話”。
到第四個月時,他會喜歡其他小朋友。如果他聽到街上或電視中有兒童的聲音,他也會扭頭尋找。如果他有哥哥姐姐,當他們與他說話時他會非常高興。隨著孩子長大,他對兒童的喜歡也會增加。
他已經學會用手舞足蹈和其他的動作表示愉快的心情,開始出現恐懼或不愉快的情緒;也有了自己的個性,有脾氣,有能力,並能吸引大人關心他,有時他也會搗亂。他已經學會表達自己的需要,父母也應給予寶寶關心和照顧。
盡可能多地與他對視,誇張地做出所有的麵部表情和手勢;模仿寶寶的一切舉動,但不要過度;盡可能多地和他一起玩。唱歌和有節奏的遊戲會鼓勵他發聲。誇張地表現你的反應,回答他時使用明顯而誇張的表情和手勢,使他能很容易地知道你在照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