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7章 6 6個月寶寶這樣教(1 / 2)

育嬰師媽媽說:讓寶寶盡情地滿地爬動

對嬰幼兒來說,爬是一種極好的全身運動,在爬行的過程中,不僅鍛煉了寶寶的胸腰腹背與四肢的肌肉,並可促進骨骼的生長,為日後直立行走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還對寶寶心理的發展與智力潛能的開發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當寶寶在爬行時,姿態由靜到動,範圍由點到麵,思維、語言與想象能力也相應地得到了發展與提高。有研究證明,爬行可促進嬰兒的大腦發育,開發寶寶的智力潛能,對加強手和腳的協調能力有極大的益處。爬得好的,走起來也好,學說話也快,識字與閱讀的能力也強。由此可見,爬可促進嬰幼兒大腦發育,並且嬰兒爬得越早越好,越多越好。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年輕的父母生怕孩子爬行時傷及身體,這種習慣或想法應該改變,父母應該正確認識寶寶喜愛爬行這一行為,並予以細心照看。

手眼協調促進智力發展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通過眼睛,寶寶才能真實地了解周圍的事物;手是認識事物的重要器官,手的活動可以促進大腦的發育。隻有手眼協調的活動才能真正有效地推進寶寶各項能力的全麵發展,因此,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對促進寶寶的運動能力、智力和行為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寶寶有重要意義。多看,多動手,寶寶的大腦才能更聰明。

眼睛可以看到物品的色彩、形狀、大小等,手可觸摸物品,感受軟硬、粗糙度、冷熱等特性,通過手和眼的共同作用,寶寶可以發現手中物品更多的特性,更快更全麵地了解周圍的環境,發現物體的上下、左右、前後等空間特性等。

6個月的寶寶已經具備了坐的能力,於是雙眼可以監控雙手玩弄物品,此時手的活動範圍與視野交叉,但手眼協調能力依然比較差。可以給寶寶買一些不易撕壞的圖書等,讓寶寶隨便翻翻,翻書是訓練手眼協調能力的極好的活動之一。

1歲之後,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已經能夠理解手中抓著的玩具與掉落在地上的玩具之間的因果關係,因此喜歡故意把抓在手中的玩具扔掉,並且用眼睛看著、用手指著扔掉的玩具。此時,可讓寶寶玩積木、拚圖、玩沙玩水,捏橡皮泥、捏麵團等,或給寶寶買一些用來訓練手眼協調能力的玩具,比如洞洞板、穿珠玩具、套杯、套桶等,這些都能夠極好地鍛煉寶寶手眼協調能力。

逐漸長大的寶寶發展出更高級的手眼協調動作,比如能夠獨自把積木壘高,拿著筆在紙上畫長線條,把水從一隻杯子倒入另一隻杯子,父母可為他準備鉛筆、彩筆、硬紙片、白紙之類的材料以及可供他隨意坐、站、跪的場所,為他提供舒舒服服塗鴉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