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嬰師媽媽說:讓寶寶將玩具放進去、拿出來
為促進寶寶的手、眼、腦協調能力和手部動作的準確性,父母可經常讓寶寶做“放進去和拿出來”的動作,在練習放下和投入的基礎上,父母將寶寶的玩具一件一件地放進“百寶箱”裏,邊做邊說“放進去”,然後再一件一件地拿出來;示範幾次後可讓寶寶模仿,如父母指定一個玩具貓咪讓他從“百寶箱”中拿出來,然後再讓他放進去,這樣反複拿取其他玩具。還可以拿一隻帶蓋的塑料茶杯放在寶寶麵前,向他示範打開蓋,再合上蓋的動作,然後讓寶寶練習隻用大拇指與示指將杯蓋掀起,再蓋上,反複練習,做對了稱讚他。用塑料套杯或套碗,讓寶寶模仿大人一個一個地套,也可以促進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和智力發展,讓寶寶手巧心靈。
鼓勵寶寶模仿發音、理解語言
11個月時,寶寶的認知能力也發展較快,樂於模仿大人麵部表情和熟悉的說話聲,還經常自言自語地說些別人聽不懂的話。父母在給寶寶說話時要注意發音吐字清晰準確,用語簡練,多給寶寶一些模仿的機會。
這個月的寶寶已經有一定的記憶和發音能力,可與寶寶一起玩模仿動物叫的遊戲,讓寶寶看著動物玩具或圖卡,父母學動物叫,讓寶寶跟著學,或讓他找出對應的圖卡,以練習發音。
寶寶很愛聽兒歌,已經開始模仿發音了,還會隨著兒歌的韻律有節奏地做動作。例如,父母可一邊說:“小白兔,白又白,兩隻耳朵豎起來。”一邊教他有節律地點頭,將兩隻小手放在頭頂上,然後要求他跟著說,寶寶一般會跟著說最後一個押韻的字。如父母說“小白兔”,他會拉著長音跟著說“兔——”,父母說“白又白”,他也會學著說“白——”,因此父母在念兒歌的時候,最好故意給他空出說最後一個字的時間,例如“小白……兔,白又……白”讓寶寶跟著節奏感。
每當媽媽炒菜時可跟寶寶說:“媽媽炒菜了,嘶嘶!”當開水響時告訴寶寶:“水開了,嘩啦嘩啦!”寶寶會跟著媽媽模仿這些聲音。
還可讓寶寶坐在澡盆子裏亂打亂拍,媽媽再模仿嘩嘩的拍水聲,引導寶寶也發出“嘩嘩”聲,“寶寶,水花嘩嘩,跟著媽媽張小嘴”。媽媽也可以給寶寶一個防水又好拍打的玩具,寶寶拿著玩具會拍打更起勁。
每天晚上睡前,父母可給寶寶讀一個簡單的故事。讀故事時要有親切而豐富的麵部表情、恰當的動作及正確的口型,朗讀速度相對要慢,發音要準確。
寶寶發音時,父母要及時、積極地鼓勵他,要注意聽寶寶的發音;當他已能模仿發出不同的單音時,要讓他重複他發出的音。
還有一些語言能力發育晚的寶寶,父母不能讓他一看見杯子,水就端來了,一指食物,飯就到口了,這樣無需“說”就獲得滿足了。如果寶寶不會試圖模仿說話,也不會學著理解大人的語言,對寶寶的語言發育很不利。父母最好用普通話與嬰幼兒“交談”,為孩子做出正確的示範,讓孩子學說標準的語言。
增加提高寶寶自信的小遊戲
一個人一生的成敗,與他的自信心關係很大,自信心是一個人能力的支柱,也是打開一個人生命潛能大門的鑰匙。自信心是從小培養起來的,兒童專家指出,嬰幼兒對其周邊世界成功控製所產生的自豪與自信將鼓勵他們不斷探索和嚐試。
家長必須明白,孩子不論將來從事什麼職業,做何種偉大事業,他要想取得成功,他必須首先成為一個正常的具有善良品性、具有適應能力和自我發展完善能力的人,也就是說他必須是一個有尊嚴和自信的人。父母不僅要培養孩子的文化、技能和為人處世的道理,也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對於不滿一歲的嬰兒來說,培養其自信心的方法莫過於遊戲。在遊戲中,父母要給寶寶創造“成功”的機會,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悅,父母要及時通過表情、動作或實物鼓勵寶寶,激發寶寶的自信心,激發寶寶繼續探索。
父母可與寶寶玩模仿雙人秀,父母發出滑稽的聲音,寶寶會用不同的聲音回應父母,父母可以反過來模仿他的聲音,表情可以滑稽、誇張些,並讚揚鼓勵寶寶繼續模仿,寶寶會覺得自己的聲音讓父母喜歡,進而很開心地反複模仿。
“積木推推樂”也是提高寶寶自心的一種好遊戲,用柔軟的積木製造一座塔,讓寶寶推倒它,然後重建它,接著讓寶寶推倒,讓寶寶感覺遊戲在他的控製之中,因而很開心。也可鼓勵寶寶自己建造一座塔,並誇獎寶寶真棒。
有很多遊戲都可提高孩子的自信,關鍵是在於父母的態度和教法。也就是在玩遊戲過程中,父母要耐心,不能急於求成,更不能責怪寶寶;相反,就算在寶寶反應慢,不會配合時,也要及時誇獎寶寶,並用充滿熱情與愛意的語言鼓勵寶寶。
父母要用一種不求“成果”的心態和寶寶快樂遊戲,你會發現隻要能帶給寶寶快樂與歡笑的遊戲,都會增加寶寶的信心,而這些快樂大多來自父母的心態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