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高職銜接的會計專業課程體係探索與實踐(1 / 3)

中高職銜接的會計專業課程體係探索與實踐

財會教育

作者:賀勝軍

摘要:本文以廣東省為例分析了會計專業中職和高職現行課程體係的情況,指出中高職銜接課程體係存在的問題,構建了以職業崗位能力為核心的會計專業中高職一體化課程體係。

關鍵詞:中高職銜接 會計課程體係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第十七條指出要“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推進職業學校專業課程內容和職業標準相銜接,建立健全職業教育課程銜接體係,鼓勵畢業生在職繼續學習,完善職業學校畢業生直接升學製度,拓寬畢業生繼續學習通道。”在終身教育理念日益被認可的現代社會,勞動者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知識,而要實現終身教育,應構建一個自身完整、縱向能夠銜接、滿足學生職業可持續發展的職業教育體係, 而中高職的有效銜接是構建職業教育體係的關鍵,中高職銜接包括招生的銜接等,其中課程的銜接是立足點與核心。《廣東省職業技術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指出,“明確各級技能人才定位,建立中高職銜接的專業設置體係”。

一、中職和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職業資格證書和課程體係比較

(一)中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中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主要麵向中小企業從事收銀員、出納員、會計員、記賬員、報稅員、統計員、財會文員、倉管員和財務管理人員等工作,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文化基礎知識和專業理論紮實、職業技能和實踐能力過硬,適應企業和社會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主要麵向中小企業、行政事業單位等從事出納員、會計員、內部審計等工作,培養具有誠信等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會計基本理論和操作技能,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可持續發展潛力的高技能型人才。

經比較可知,中高職均麵向中小企業培養技能型人才。中職會計專業培養的是初、中級技能型人才,高職會計專業培養的是中、高級技能型人才。高職是中職的延續與提升,要求有更寬厚的專業基礎和更精湛的技術素養。可見,兩者既有聯係又有區別,但“邊界”和“接口”模糊,不利於有效銜接。

(二)中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對應的職業資格證書

會計是一項要求持證上崗的工作,隻有取得了會計從業資格證才能從事會計工作。目前我國會計專業培養方向有關的職業證書分為三類:一是會計從業資格類證書;二是會計專業技術職務資格類證書;三是執業資格類證書。

(三)中高職學校會計專業課程體係比較

筆者對廣東省8所中職院校的10名會計專業的專業負責人或教學部(科)進行了訪談調研,以廣東省某示範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為例,該校會計專業課程體係,可知該校課程體係課程總體分為基礎模塊、專業模塊、拓展模塊,基礎模塊分為公共基礎課和專業通用課,專業模塊分為專業核心課、專業實踐課、專業(技能)方向課,拓展模塊分為專業拓展課和人文課,第4、5、6學期根據方向不同進行分流教學。

筆者重點調研了廣東省9所高職院校的11名會計專業負責人或係(部主任),以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該校會計專業課程體係,可知該校課程體係中整體分為綜合實訓和課程教學,綜合實訓分為文化基礎素質與人文素質能力、會計基礎技能、會計綜合技能,課程教學分為必修課、限選課和任選課,必修課又分為文化基礎素質課程平台、專業基本技能平台和專業綜合技能平台,限選課為專業特色技能平台課程,第4、5學期根據方向不同進行分流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