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不屑的道:“子衡倒是對這小子頗為賞識。也罷,看在孫文台的情麵上,再過幾日召其入府相見,隨便封個虛銜,養起來就是了。”
呂範還要開言相勸,袁術心下好不耐煩,揮手皺眉道:“今日我還有要事在身,子衡沒有其他事就先退下吧。”說完,起身拂袖轉回內堂,繼續尋歡作樂去了。
又過了十餘日,袁術方才召孫策入府覲見。孫策走進大堂之中,向袁術下拜道:“策蒙天恩,授懷義校尉之職,心中深感明公提攜之恩,故來此拜謝明公。”
“起來吧,我曾經與你父親共討國賊,算來也是你的叔伯長輩,提拔你不過舉手之勞,何足道哉。”袁術撚須道,語氣頗為傲慢無禮,“日前事務繁多,無暇抽身,直至今日方才有空見你一麵。孫郎此來是否有事相求?”
“明公聖明燭照,在下的心思瞞不過明公。”孫策躬身再拜道,“先父於兩年前戰死襄陽城下,在下一家孤兒寡母,無處容身,好不淒惶。在下憶起先父在世時品評天下諸侯,首推明公,故不避險阻來投明公,甘為明公先鋒,任憑驅馳。”
孫策明公前明公後,一記記馬屁拍的袁術渾身舒泰。孫策見袁術麵露得色,順勢道:“在下鬥膽,懇請明公將先父舊部交托與我,在下願意領兵為明公先下江東,再擒劉表,成不世功業。”
袁術雖然忘乎所以,但是聽到孫策想討回孫堅的舊部,立刻神智清明起來,心中大有不甘,便想找個理由推搪一番。孫策兩世為人,近年又多與江東豪門士族周旋,已曆練的何等精明,眼見袁術沉吟,便知其心中所想,當下從懷中取出傳國玉璽,捧上前去道:“為表在下忠心,特將亡父留下的傳國玉璽,獻與明公。”
袁術聞有玉璽,忙命孫策獻上來。袁術將玉璽抓在手中,左看右看,喜不自禁,道:“伯符果然忠心耿耿。既然如此,我今日便將你父親的舊部全部移交至你帳下,再助你三千兵士,五百匹馬。待你準備停當,便領兵前往丹陽你叔父吳景處,召集兵勇,襲取江東。”
孫策拜謝道:“謝明公成全,在下定當不辱使命。”
當夜,孫策一身戎裝,按劍站在驛館中庭,抬頭看約。程普、黃蓋、韓當三人走了進來,行以軍禮道:“主公,三軍已經齊備,要趁夜出發麼?”
“趁夜出發。”孫策有力的點頭,“諸軍都聽我的命令而行麼?”
“不敢有違。”三將同聲答道,“我們等待今天,已經等待了三年!”
“好!”孫策提劍而行,大步走向門外,“重光孫氏數百年榮耀的時機就要來臨,江東猛虎不死!”
這是漢初平四年九月初六的午夜,孫策爭奪天下的第一步從離開壽春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