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豐出列道:“公則此言差矣,振興漢室乃是天道所在,並非吃飽了飯閑著沒事找事。劉備雖然占據幽並二州,畢竟根基未穩,想要對主公動刀兵,恐怕力所難及,況且其一直以大漢苗裔自居,若在主公接駕時出兵來犯,乃是公然謀反。劉備世之梟雄,權衡之下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現在是主公掌天下之權柄的最好時機,主公切莫猶疑,否則悔之晚矣。”
“元皓真是婦人之見,可歎亦複可笑。”許攸一臉不屑的神情,“若是主公迎來天子,定都鄴城,做任何事情都須上表請示,不可違逆陛下令諭,如此反而失去自主的權利,豈非作繭自縛?皇帝與主公所見相同則罷,若是意見相左,究竟是聽皇帝的還是聽主公的。那時恐怕挾天子非但無法令諸侯,還落得個抗拒詔命的罪名。請主公三思。”
審配大笑道:“許子遠莫要貽笑於人了。我且問你,董卓、李傕、郭汜,哪個人落得過抗拒詔命的罪名?”
辛評、辛毗兩兄弟怒斥道:“審正南,你是在勸主公當不忠不義的逆賊,受盡天下人的唾罵麼?”
審配冷笑道:“自古成王敗寇,我不聞有斥齊桓晉文為逆賊者。”
堂中登時吵作一團,這邊罵那邊亂黨逆賊,那邊罵這邊見識淺薄。沮授向袁紹跪拜道:“主公請早下決斷。奉迎天子上循天意,下順民心,切莫錯失良機。”
田豐也跪下來勸道:“主公若能遵從公與的提議,則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許攸、郭圖等人紛紛跪了下來:“主公切莫聽從小人唆擺,迎天子乃是自取其敗,萬不可為!”
袁紹微微皺眉,是否迎奉天子的討論已經轉變為帳下謀臣之間的相互攻訐,這讓他的心中不禁焦躁起來,他重重的拍了拍座椅的扶手,豁然起身,臉上隱隱透著怒氣。
“等統一了意見,再來告訴我你們的決定。”說完之後,袁紹頭也不回的轉入後堂。
亂世的走向,英雄的成敗,往往在於一念之差。
當袁紹還在鄴城的府衙中猶豫難決時,兗州的曹操已經做出自己的決定,在命族弟曹仁、曹洪等嚴防徐州一線後,曹操親率一萬精銳日夜兼程,入洛陽朝見獻帝,毫不猶豫的將天下的權柄緊緊的握在了手中。
公元196年,獻帝改元建安,以曹操領司隸校尉、錄尚書事,假節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