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曹操之謀(2 / 2)

“主公莫要消遣在下,虎衛將軍許褚傳命,想必並非為了對弈,而是有大事。”

“奉孝最近有些無趣,不過確實有些事情想要找你聊聊。”曹操邊說邊走到了窗邊,隨手拍了拍窗欞,遙遙的看著肅蕭的天際,“記得攻破壽春後,奉孝曾勸我縱火焚燒整個壽春城,我因一念之仁,沒有應允。如今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孫策便將壽春城務恢複了二三成,雖然遠遠不及以前,卻也足以成為他今後進擊淮北的跳板。奉孝是不是覺得我因婦人之仁,錯失了良機?”

“在下不敢。主公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區區一座壽春城,於天下來看,實在是微不足道。”

曹操搖了搖頭道:“錯了便是錯了,不能不承認。但我最大的錯誤是竟然允諾孫策出兵荊州。劉表老邁,劉琦無能,哪裏擋得住江東的老虎。”

郭嘉皺眉沉思了片刻,長拜下去道:“主公,事情倒也不是沒有回轉的餘地。”

“奉孝有什麼可以教我?”曹操的雙眼熠熠生輝。

“孫策奪取荊州是必然之事,劉表隻能拖住他,無法阻止他,但是他被拖住的這段時間,卻給了我們回轉的餘地。”郭嘉道,“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取下荊北的宛城南陽一帶,否則日後孫策若從此處和壽春兩路出兵,許昌將陷入腹背受敵,無險可守的困境。”

曹操略略沉默:“話是不錯,但是此時袁紹陳兵河北,虎視眈眈,我若貿然出兵宛城,能夠一舉而下倒還好說,一旦被拖住,隻怕……”

“主公無須擔心。”郭嘉微微的笑了,笑中帶著勝券在握的驕傲,“在下有一計,可教主公在拿下宛城的同時,後方也安若泰山。”

曹操笑道:“奉孝有何妙計?”

“主公,劉表的繼室蔡氏新生一子,為了讓此子能夠取代劉琦成為荊州之主,蔡氏宗族暗中蓄積力量,近來已頗具規模。劉琦雖然無能,卻不愚蠢,經過這些年的積累,他手下的勢力亦不可小覷,這也是蔡氏隱忍不發的原因之一。孫策此時發兵荊州,任何一方動用手中的兵力去與孫策抗衡,都有可能導致自己在這場奪儲的戰鬥中敗北。所以,此時荊州可用的,除了江夏的黃祖之外,隻有駐紮於南陽宛城的張繡。張繡在這場奪儲之戰中的態度一直不明朗,借此除掉他對雙方來講未嚐不是一件好事。”郭嘉緩緩說道。

“不錯,換做是我,也會做出相同的選擇。”曹操微微點頭道,“劉琦蔡瑁是治國用兵的蠢材,卻是爭權奪利的奇才,可笑可歎。”

郭嘉笑道:“但是張繡的謀士是誰,天下毒士賈詡賈文和,此人通權達變,乖覺無比。以如今的形勢,賈詡必會勸說張繡投降於主公或者孫策中的一方,至於如何選擇,最好的辦法就是接受荊州的命令,去與孫策進行一場對壘。若張繡勝,則必會以此為晉身之計,攜宛城一起投降主公;若孫策勝,張繡投降之後,宛城無人駐守,主公雷霆天降,豈有不下之理?”

曹操沉思道:“言之有理。”

“除此之外,請主公傳天子詔,封袁紹為大將軍。袁紹好謀無斷,見小利而忘義,主公主動示弱,我料其必誌驕意滿,停兵不前。另外,請主公命曹仁引兵沿淮河北岸巡行,並頻繁更換駐兵的盔甲旗色,警示孫策,令其不敢輕易調動淮南一帶的兵力。之後主公便可靜作壁上觀,等待荊州方麵的消息,伺機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