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鄴城之亂(上)(1 / 2)

建安七年一月,河北冀州鄴城。

這一年河北的寒冬去的極晚,即便已近春日,也是無休無止的暴雪,天空難得放晴,而冀州城中的氣氛比天色更加陰沉。

建安六年初冬經曆了倉亭慘敗,逃回河北的袁紹又羞又憤,在途中口吐鮮血,從馬背上摔了下去,就此臥病在床,無法起身。府中傳出來的消息說袁紹已經目不能視,大小政務都交由三子袁尚處理,又有消息說袁紹的長子袁譚和次子袁熙、三子袁尚在府中爭吵,最後幾乎拔刀相向,自此袁譚不再進府議事。三子反目後,冀州、青州等地皆有異常的兵力調動,各種各樣的消息在市井坊間流傳,人人心裏都揣著不安,風暴之前的黑雲在鄴城上空堆積,壓城欲摧。

一月十二日深夜。

朔風卷雪,呼嘯著橫空而過,劉備披著厚重的大氅,背著手站在窗口,長歎道:“到了該下決斷的時候,我竟起了放棄的念頭,真是可歎可笑。”

張飛急了起來:“大哥,袁紹三子不和,正是我們絕佳的機會,切莫猶豫不決,否則悔之莫及。”

關羽也開言相勸道:“三弟所言不錯,事急從權,不可拘執常理,縱然大哥心懷仁慈,此時也需壓下這絲憐憫。”

“兩位兄弟放心,這些道理我心裏是明白的。”劉備輕輕叩著窗欞,“袁譚、袁尚準備的怎麼樣了?”

“袁譚在鄴城的親兵已經集結完畢,約有三千餘人,裝備精良。袁熙和袁尚從外鎮調來的兵將遭遇了暴雪,無法前行,隻怕沒有半月到不了冀州,失去了外援,兩人隻能以家將應敵,雖然質素不及袁譚帳下親兵,但是五千餘名兵甲齊備的家將也不至於完全落於下風。”

“僅僅一次倉促的火並,雙方便能調動近萬人,冀州果然富庶……”劉備將大氅攏緊,“保持戒備,一旦雙方動手,便聽我的號令行動。”

“是!”關張二人躬身領命,推開房門踏著風雪而去。

看著兩人離去的背影,劉備掩在大氅下的雙手用力握拳道:“河北馬上就會盡握於我的手中。曹操,你準備好麵對我了麼?”

與此同時,許昌,丞相府。

曹操沒來由的打了個寒噤,他略略定了定神,向站在堂下的眾謀士道:“昨夜冀州傳回密報,袁紹的三個兒子在鄴城磨刀霍霍,奪嫡之爭已經在所難免。”

蔣幹擺出一副笑臉,躬身長揖道:“恭喜主公,袁氏內亂,看來河北不日便可一鼓而下。到時天下太平,萬民安居樂業,主公功德可垂千古。”

幾名文臣也紛紛向曹操道喜,唯有郭嘉、荀彧幾人眉頭微皺,麵有憂色。荀彧出列道:“主公,袁氏內鬥雖有百利而無一害,但是……”

曹操微微搖頭,暗暗比了一個噤聲的手勢,荀彧是何等聰明,立刻改口向曹操賀喜。曹操笑著舒展了下筋骨:“今日請諸位前來,就是準備與大家分享這個好消息,隻是真實性還有待確認,請各位對外切勿多言。”

“臣等明白。”

“那就散了吧。”曹操揮揮手,示意眾人可以走了。荀彧、郭嘉、荀攸和程昱四人慢慢的落在眾人後麵,待其他人離開了相府,才轉回中堂,看見曹操正在堂上不住的敲著自己的額頭。曹操笑著抬眼望向四人道:“看來如蔣幹一般的蠢人不在少數,總和他們在一起議事聽政,我都開始擔心自己會不會變得越來越蠢。”

荀彧神色肅然道:“主公,現在不是說笑的時候。袁紹的三個兒子不值一提,但是劉備卻不可不防。袁紹雖然無能,卻也知道提防劉備,如今他命不久矣,無力繼續彈壓冀青二州的將士,袁譚三人又被利益蒙蔽了雙眼,隻顧自相殘殺,完全忘記了窺伺在旁的劉備。劉備已經默默忍耐了一年,期間一直扮演著袁紹忠心盟友的角色。他沒有動作並非因為他對冀青二州沒有覬覦之心,而是在等待一個完美的機會,以最小的損失換取最大的收益,現在這個機會已經出現在他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