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軍精於水戰,既可結陣破敵,亦能各自為戰,相較曹軍更為機動靈活。周瑜將令既下,江東軍水軍陣型立刻完全散開,開始對曹軍陣型進行撕扯,曹軍縱然拉長的陣線中立時出現無數的漏洞可以打擊和切斷。江東軍戰船乘勢直突入對方陣型之中,往來穿插,和他們擦過的曹軍盡皆損失慘重。
曹操遙望戰場,麵色鐵青,手心裏盡是冷汗:曹軍憑借一時盛怒之氣與江東軍一搏,初時雖不落下風,但時間一久後繼卻是乏力,漸現頹勢。江東軍戰法精熟,水上戰力甲於天下,短兵相接時絲毫不受舟船顛簸影響,曹軍雖奮勇卻苦於難以立足,死傷慘重。兼之江東兵水性精湛,倘若不敵跳水便能活命,反之曹軍將士即便會水,落入江中多半難以生還。
但是此時已勢成騎虎,曹操迫於形勢,隻能繼續調動士卒廝殺。曹操再傳將令,無論正規戰船,抑或民間征調的漁船小舟,全部投入戰場,誓要彙兵合流,鞏固陣型。曹操憤然看著自己駐於北岸江畔的強大陸軍,此時竟毫無勇武之地,隻能為江上奮戰的戰友搖旗呐喊,以壯聲勢。
鏖戰半日,曹軍雖然落於下風,卻能依靠人數優勢,勉強堅守陣線,未呈崩潰敗退之勢。此時,突然狂風大作,雷電交加,空中黑雲崩塌,暴雨傾盆而下。
曹操臉色突變,心膽俱裂,放聲吼道:“收兵!鳴金收兵!”
傳令官敲響金鉦傳令收兵,此時整個戰場已完全陷入混戰的局麵,鳴金聲淹沒在一片喧囂之中。曹操當機立斷,喝令岸上陸軍齊聲呼喊收兵,但是曹軍戰船多為海船製式,一時間難以操縱轉向,倒是江東的水軍聽聞收兵之聲,毫不猶豫的放棄了所有的敵人,從曹軍陣線的空隙中衝殺出去,彙集在一處,駛回本陣。
周瑜再舞戰旗,數名傳令官全力吹響了號角,江東軍水軍戰陣稍作整頓,以大型戰船居外,小型戰船居內,船帆盡落,船與船之間以鐵索相連,如同在江麵上築成一座堅固的移動堡壘。
風暴中,原本平靜的長江波浪大作,江東軍的“船城”平穩的漂浮在江麵上,任憑風雨吹打,兀自巍然不動。反觀曹軍,所有的戰船如同難以駕馭的野馬,在風浪中顛簸起伏,將站立不穩的士卒甩入江中。
曹操扶著主艦的桅欄,徒然的觀望長江,任憑雨水模糊自己的眼睛。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的水軍已成為一堆江麵上沉浮的碎木。長江,這條江是上天用來保護孫策的,對於自己,它是無法逾越的天塹,終自己一生也無法逾越的天塹。
江麵上再掀起一陣巨浪,打在船舷上擊得粉碎,江水搖撼震蕩,整個船身劇烈的顫抖起來,曹操立足不穩,踉蹌著摔倒在船舷的一角。
“大王!”典韋和許褚圍聚過來,一左一右的將曹操攙起,不由分說的架著他跳上一艘小舢板,駛回北岸。
曹操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回到北岸的,當踏上實地後,曹操心神略定,他掙紮著甩脫典韋和許褚的攙扶,嘶啞的喝令道:“將孤的大旗移往江畔,調集陸軍人馬沿江修建土壘、壕溝,孤要在此與孫策一決勝負!”
“大王,時逢春夏江水必漲,倘若拖延日久,水軍優勢將更加明顯,此時不退恐難以建功。”郭嘉諫道,“昔秦穆公東進,雖三戰不勝,勵精圖治終成就霸業,請大王為鑒,萬不可意氣用事。”
曹操手中的長劍鏗然落地,他按著額角向後倒去:“頭,好痛啊……”
長江之戰結束於建安十八年四月二十日,以孫策逼退曹操作為終結。這場戰爭持續的時間不到一個月,最終決戰於長江江麵之上,雙方僅戰死的將士便不下四萬人,傷者難以計數。此戰中,曹軍戰船盡遭損毀,三萬水軍盡歿,孫策雖然獲勝,卻也付出死傷萬人的代價。
連月的暴雨導致江水上漲,孫策略作整頓,趁水勢未退,引水軍來攻樊城。樊城周圍,白浪滔天,水勢益甚,城垣漸漸浸塌,曹軍擔土搬磚,填塞不住。五月中旬,曹操引兵撤出樊城,退守新野,以防禦河洛南方最後的門戶,宛城的駐軍亦整備兵甲,以為犄角之勢。
由於曹操於建安十五年開始的對沿江諸郡縣居民的北遷,孫策得到的樊城不過是一座城防破敗的空城,城中水深數尺,軍士難以下寨駐紮。孫策擔心疫病流行,不敢引兵進駐,待水勢退卻後引兵在樊城以北三十裏處依山下寨,窺視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