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古書中還有多少奧秘?(1 / 2)

中國古書中還有多少奧秘?

文化

作者:宮長為

浩如煙海的古書,不僅記錄著中華文明的曆史腳步,更重要的是承載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無數的寶藏、無數的秘密,有待我們去開發和探索,《山海經》就是這樣一部令人神奇、令人向往、令人著迷、令人費解的古書。

《山海經》最早著錄於《漢書·藝文誌》的《術數略》之中,名列形法六家之首,所言“《山海經》十三篇”,晉代郭璞《山海經注》為最早的版本,《史記·大宛列傳》中,司馬遷嚐雲:“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自是以後,有關《山海經》的研究,千百年來,承傳不斷,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研究更加深入,視野更加廣闊,成果也更加豐碩。近年,海外華裔學者蘆鳴先生不斷有力作推出,擺在案頭的《山海經探秘》一書,尤為代表。

據蘆鳴先生推測:山海經是一部世界地理書,它以遊記的方式展現了完美的世界地理路線圖;《山海經》以人體的部位或是男女陰陽的交合形態來描述世界的地形特點,這是天人合一觀念在遠古的充分體現。《山海經探秘》完成了《山海經》研究的四大最新成果:第一次將《山海經》文字所要表達的思想完整地呈現了出來;第一次將傳說的《山海經》古圖完整地畫了出來;第一次將《山海經》的山與國在世界地圖上給標了出來;第一次將《山海經》中隱藏的數學與易經的概念揭示了出來。

蘆鳴以上看起來可以自圓其說的解讀與發現,已肯定是《山海經》研究兩千年以來的一大創舉。同時,他也將兩千年來的《山海經》研究水平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自此以後,所有的《山海經》研究者若不能對《山海經》進行係統解構的話,其研究成果或將難以登上大雅之堂。

另外,作者敢於嚐試用諧音和測字術來破解《山海經》之千古謎團,歸功於他所畫出的《山海經》古圖。因為有了它,作者可以憑借對古圖的理解,搭起了《山海經》的一個理論框架。以這個框架為原則,作者對《山海經》的思想進行係統解構。最終,他得出了以下的結論:“所謂哥倫布是第一個發現美洲大陸的說法事實上已經被新的考古證據給推翻了。而《山海經》的原始內容,很可能是人類曆史上第一部或者說是唯一的一部,以文字的形式,將6000年前上古口耳相傳的人文、地理、曆史及思想完整記錄下來的著作。若將其與古埃及金字塔、世界各地的巨石陣、亞洲的高山崖壁懸棺、南美洲的高山崖壁石棺之謎等無字古跡相比,《山海經》顯然更容易挖掘出曆史的真相與確鑿的證據。以蘆鳴的觀點,由於《山海經》以世界地理為基礎,將人之心理與天地之道理的有機關係作了完整的表述及總結,其考古學意義的價值,堪稱人類已發現的所有文明古跡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