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二黑結婚》發表一波三折(1 / 1)

《小二黑結婚》發表一波三折

文學

作者:王樹人

《小二黑結婚》是現代著名作家趙樹理的成名之作,也是中國現代文學中最經典的短篇小說之一。作品描寫了抗日戰爭時期晉冀魯豫邊區青年農民小二黑和小芹爭取婚姻自主的故事。然而,就是這麼一部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曆史意義的通俗小說,最初幾乎胎死腹中。那麼,《小二黑結婚》後來是怎樣發表的呢?

1943年5月,趙樹理通過下鄉調查,經過精心構思,以其鮮活、純淨、幽默風趣的語言,善於設扣、環環相扣的寫作故事的結構手法,寫出了洋洋灑灑幾近萬言的短篇小說《小二黑結婚》。

小說剛一封筆,迅速以手抄本的形式短時間內在小範圍裏流傳了開來。趙樹理最先是把寫好的《小二黑結婚》手稿,送給中共中央北方局秘書長兼北方局黨校教務主任楊獻珍審閱。楊獻珍讀後,認為這是一篇通俗活潑、格調清新的好作品,就把小說推薦給了北方局婦委書記浦安修看。

浦安修認為《小二黑結婚》是一個別開生麵的傑作,於是又交給自己的丈夫,即八路軍副總司令彭德懷。彭德懷看完後大為讚賞。根據丈夫的意見,浦安修立即向太行新華書店負責人建議盡快出版該書,並特別強調彭德懷和楊獻珍是如何如何的欣賞、重視該書。但過後卻如石沉大海,杳無音信。

原來,當時的太行新華書店負責人認為,《小二黑結婚》將基層抗日民主政權的幹部寫成了橫行霸道、胡作非為的新惡霸,擔心出版後會導致不好的社會影響,因此建議趙樹理將小說中那兩個村幹部金旺、興旺的形象刪掉。

趙樹理堅持認為,這是很真實的,不能抹。金旺、興旺是混進基層政權的壞分子,小二黑、小芹是在黨領導下成長起來的一代新人,他們之所以敢跟村子裏的這兩隻“老虎”進行鬥爭,是他們確信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邊區政府一定會保護他們的正當權利。

而新華書店負責人則認為,即便是真實的也不能這樣寫,這麼寫就暴露了解放區的陰暗麵,是在給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政權抹黑,會產生不良影響。一些領導人還認為,這部小說是一本庸俗化的小故事,不值得出版,當前的大事是抗日,應當高歌邊區軍民偉大的抗日戰爭,而不是兒女婚事。且現在紙張很緊張,出這樣的書,沒有多大價值。

3個月過去了,《小二黑結婚》遲遲不能出版,趙樹理隻得將書稿取回,再次交到楊獻珍手中。楊獻珍親自去找彭德懷反映這一情況。彭表示堅決支持小說的出版,並為該書題詞:“像這種從群眾調查研究中寫出來的通俗故事還不多見。”還特別解釋說這是他著眼於“調查研究”的題詞。而後,彭德懷又專門請中共中央北方局宣傳部部長李大章將自己的題詞轉交給太行新華書店。這樣,1943年9月,扉頁上印著彭德懷題詞的隻有薄薄的22頁、土紙鉛印本《小二黑結婚》總算出版了。

作為一篇雅俗共賞、風格獨特的小說,《小二黑結婚》一問世便受到讀者的空前歡迎。太行新華書店的文藝作品一般印刷2000冊就已經達到飽和點了,而這本封麵上印著“通俗故事”的不起眼的小冊子第一版就連印了2萬冊,還是供不應求。

20世紀50年代,《小二黑結婚》同名電影被搬上電影銀幕。隨後,評劇版、豫劇版陸續出現,《小二黑結婚》成為家喻戶曉的經典作品。

(本文選自:文史博覽·文史2015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