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館那麼多 這幾個應該去看看
旅遊
作者:朱七七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70年前中國人民經過八年艱苦卓越的抗戰,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盡管我們現在身處安定和平、繁榮昌盛的時代,但不能忘記那段曾被法西斯分子侵略和蹂躪的不堪回首的血淚史,不能忘記那慘烈的戰爭,不應該忘記那些為國捐軀的仁人烈士……為了銘記曆史、緬懷先烈、勿忘國恥、珍愛和平,為了讓我們那些不能忘卻的記憶一代一代傳下去,一起扶老攜幼到那些抗戰紀念館去看看吧。因為那就是曆史,不要讓它僅存在書裏,放置在廣場上,而是要駐紮在人民心中。
南京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坐落在中國南京江東門街418號。該館的所在地,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江東門集體屠殺遺址和遇難者叢葬地。為悼念遇難者,南京人民政府於1985年建成這座紀念館,1995年又進行了擴建。建築物采用灰白色大理石壘砌而成,氣勢恢宏,莊嚴肅穆,是一處以史料、文物、建築、雕塑、影視等綜合手法,全麵展示“南京大屠殺”特大慘案的專史陳列館。陳列分廣場陳列、遺骨陳列、史料陳列三大部分。廣場陳列由悼念廣場、祭奠廣場、墓地廣場等3個外景陳列場所組成。其中悼念廣場內有外形如十字架,上部刻南京大屠殺事件發生的時間的標誌碑、“倒下的300000人”的抽象雕塑、“古城的災難”大型組合雕塑及和平鴿等部分組成。祭奠廣場有刻有館名的紀念石壁、鬱鬱蔥蔥的鬆柏和用中英日三國文字鐫刻的“遇難者300000”的石壁。墓地廣場有鵝卵石、枯樹和沿院斷垣殘壁上的三組大型灰色石刻浮雕及院內道路兩旁的17塊小型碑雕,部分地記載著南京大屠殺的主要遺址、史實,這是全市各處集體屠殺所立遇難者紀念碑縮影和集中陳列,還有大型石雕母親像、遇難者名單牆、贖罪碑、綠樹、草坪等諸多景觀,構成了生與死、悲與憤為主題的紀念性墓地的淒慘景象。
北京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坐落在北京豐台區盧溝橋畔宛平城內,是全國唯一一座全麵反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曆史的大型綜合性專題紀念館(截止至2014年)。紀念館正前方是麵積達8600平方米的抗戰廣場,廣場中央矗立著象征中華民族覺醒的“盧溝醒獅”,廣場中軸線兩側各分布著7塊草坪,寓意七七事變爆發地和中華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戰爭。基座為漢白玉、高達14米的國旗杆豎立在廣場北側。覆以乳白色大理石的展館外牆與鑲嵌著獨立自由勳章圖案的鍛銅大門,使紀念館尤顯肅穆、莊嚴。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的文物藏品以1931年至1945年抗日戰爭時期的各種曆史文獻和相關實物為主,同時也收藏日本自1874年以來侵略和占領台灣的各類文物,內容涉及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諸多曆史側麵。截至2014年,館藏各類文物達兩萬餘件(套),其中一級文物達百餘件(套)。
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
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位於上海市寶山區友誼路1號,於2000年1月建成,同年3月正式對外開放,是一個全麵反映抗戰時期發生在上海的兩次重大戰役“一·二八”、“八·一三”淞滬抗戰和上海人民14年抗戰史實的專題紀念館。整個紀念館由展覽、園林、辦公三大區域組成。紀念館所在地瀕江臨海,曾是原寶山縣縣城舊址,也是兩次淞滬抗戰的主戰場。紀念館的主體建築,是一座用鋼材、岩石、玻璃等現代建築材料來表現傳統建築形式美的紀念塔。紀念館門口的和平之鍾是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而造的,高1945毫米,象征抗日戰爭於1945年勝利結束。
雲南騰衝國殤墓園&;滇西抗戰紀念館
在雲南騰衝的來鳳山下,在氣勢雄渾的疊水河邊,長眠著抗日遠征軍的八千英靈。這就是建於祖國西南“極邊第一城”騰衝的國殤墓園。騰衝國殤墓園始建於194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中國遠征軍收複滇西、策應密支那抗日作戰取得勝利之後,為紀念攻克騰衝的第二十集團軍陣亡將士而修建的烈士陵園,也是全國建立最早、規模最宏大的國軍抗日烈士陵園。國殤墓園內,鬆柏參天,綠蔭鋪地,肅穆莊重。修建墓園時,騰衝百姓搜集到數千國軍烈士遺體,火化後盛入專門製作的陶罐內,安葬在一座小丘的坡上。滇西抗戰紀念館與國殤墓園相鄰。1937年7月7日、1942年5月、1945年8月15日……走進滇西抗戰紀念館,大廳地麵上標注的一連串時間數字格外醒目。就像是時間的“腳印”,那段曆史上的人和事從未離我們遠去。整個紀念館收藏各類抗戰文物有10萬多件,其中展出了1.8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