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妮委屈地看著我,我笑了一下說:“妞妞說得沒錯,花是紅的,但是花也有藍色的,還有白色的、紅色的,阿姨有一本很好看的畫冊,給你看好不好,看完後,你和妮妮一起畫畫好不好?”
妞妞一看到鮮豔的畫冊,馬上不哭了,而且還拉著妮妮一起看。妮妮一開始有些不願意,但是看到我鼓勵的眼神,也開心地和妞妞玩了起來。
晚上,愛人抱著眼神有些哀怨的妮妮看著我,原來小丫頭還在對白天的事情耿耿於懷。愛人也覺得我做的有些欠妥,明明是自己女兒做對了,為什麼沒有得到我的肯定。
我對愛人解釋說:“妮妮在畫畫方麵一直都在受著鼓勵和肯定,我覺得她應該偶爾受一點兒小挫折,她在受到委屈和誤會的時候,還能和小朋友玩得這麼開心,而不是任性地跑開,或者對父母哭鬧撒嬌,我覺得她做得非常好。而且你沒有發現嗎?後來她和妞妞共同欣賞畫冊時,有些自豪和得意地指著藍色的花,而且臉上還有自信的笑容。”
我就是想通過這樣一件小事,讓女兒自己證明正確的是她,我相信這比我去證明她是正確的,對她產生的作用會更大。
孩子遭受挫折時,第一時間就是希望尋求幫助和依靠,父母就是他們尋找安慰和依靠的最優選擇,而且孩子很善於模仿自己的父母,假如父母在麵對困難時總是表現出一副很難解決或者世界末日的樣子,那麼孩子也會受到影響,他們在遭遇困難時也會把困難誇大,像自己的父母那樣,把自己的信心和勇氣打壓到最小,看不到事情解決的希望。
不讓孩子放大挫折的第一步,就是父母要把挫折看得很小,教會孩子勇敢自信地正視挫折,鼓勵孩子麵對困難,並幫助他找出解決困難的辦法,當孩子經過挫折的不斷打壓,並且從中獲得更多的自信和力量時,他就不會像原來那樣懼怕挫折了,反而因為有了足夠的自信心和耐挫力,更容易獲得成就。
優勢——孩子自信的加速器
中國曆來有句俗語,讓我印象很深刻,那就是:“張飛粗中有細,諸葛細中有粗。”為什麼對這句話情有獨鍾呢?因為這句話讓我明白任何一個人都是有優點的,但是人們往往隻偏重在一點上,而看不到某一個人身上其他的點。
人們總是習慣把張飛定性為一個粗獷簡單的草莽英雄形象,而忽略他也有細心機智的一麵。這就像很多父母簡單地把自己的孩子定性,或者主觀上為孩子選擇認為是最適合他的東西,而沒有深切地了解孩子的真實個性和本身優勢就盲目地執行。
我從小就希望自己成為一名出色的音樂家,但是因為家庭的原因,我並沒有接觸專業的音樂學習。長大後結婚生子,也沒有更多的心思去放在曾經的夢想上,我現在最喜歡的一位音樂家就是朗朗,所以我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像朗朗那樣的鋼琴家。
一開始我把自己的這個願望放在了兒子鑫鑫身上,但是他一點兒也不喜歡鋼琴,反而對籃球很鍾愛,雖然我也花費很多精力和招數讓他走進鋼琴教室,但是這孩子總是想盡一切辦法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籃球上。我知道孩子的興趣是不可以強求的,但我一直堅信是可以培養的,而且我也盡力去想出很多好辦法,讓孩子加深對鋼琴的興趣。
後來,鑫鑫變得不討厭鋼琴了,甚至也願意去上課了,我還從心裏得意自己的這種教育方法,讓兒子喜歡上了鋼琴。可是,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後我發現一個問題,鑫鑫是不討厭鋼琴了,可是他的鋼琴水平不但沒有提高,反而比之前下降很多。而且據鋼琴老師反應,這孩子在上課的時候常常心不在焉,總是出神地望著窗外。
孩子雖然還沒有成年,但是他已經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見解,我能明顯感覺出來,他在鋼琴方麵並不擅長,但是執拗的我還是希望兒子可以幫助我完成我小時候的夢想。
直到有一天,我們母子的關係因為鋼琴和籃球而發生了一場不大不小的沒有硝煙的戰爭,連續一個星期我們誰也不理誰,整個家庭的氣氛非常壓抑。愛人實在看不下去了,就召開了一次家庭會議,讓我和兒子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