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提高孩子競爭力的“13個法寶”(6)(1 / 2)

責任——勝於能力的競爭力

在實際生活中,很多孩子往往因害怕接受懲罰而對擔負責任懷有恐懼感。這就要求他們勇於承擔責任,一個擁有責任感的孩子,才會為實現目標而不懈努力,才會對人生的每一步慎重考慮,而不計較個人的一點得失、一時成敗。 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從小就是一個敢於承擔責任、承認錯誤的人。小時候,他家的果園裏長滿了果樹,但其中夾著一些不結果實的雜樹。一天,媽媽遞給華盛頓一把斧頭,讓他把這些雜樹砍掉,並叮囑不要砍傷正在結果的果樹。但華盛頓一不留神,砍倒了一棵櫻桃樹。由於害怕受到責備,他便把砍斷的樹堆在一塊兒,將櫻桃樹蓋起來。傍晚,媽媽來到果園,看到了地上的櫻桃,但她裝出不知道的樣子,對華盛頓誇獎說:“你真能幹,一個下午不但砍了這麼多樹,還把砍斷的雜樹都堆在了一塊兒。”這時華盛頓慚愧地向媽媽承認說:“媽媽,對不起,隻怪我粗心,不小心砍倒了一棵櫻桃樹。我把樹堆起來是為了不讓您發現我砍斷了櫻桃樹。我欺騙了您,請您責備我吧!”

媽媽聽了並沒有責怪華盛頓,反而原諒了他。因為華盛頓勇敢地承認自己的錯誤,沒有說謊或找借口,這讓媽媽很欣慰。華盛頓牢記媽媽的教導,一生都把勇於承擔責任作為人生的基本信條。

承認錯誤、擔負責任是每個人都應盡的義務,也是一個人最起碼的品德。媽媽應該教會孩子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隻有敢於承擔責任才能在社會上立足,才能取得別人的信任。

勇於承擔責任非但不會降低自己的威信,反而還會受到別人的尊敬。孩子從小應養成勇於承擔責任的好習慣,這樣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贏得先機。

勇於承擔責任還要學會認清責任,認清責任是為了更好地承擔責任。要認清責任,就要知道自己能夠做什麼、應該如何做、怎樣做才能做得更好。如今一些媽媽習慣於替孩子做他們自己能做的、也能做好的事情,結果孩子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有些做媽媽的處處放縱孩子,不讓孩子承擔他們應負的責任。但如果孩子從小不能明確責任的觀念,就很難明白自己身上應承擔的責任。

因此,媽媽要讓孩子認識到每個人在工作過程中由於經驗、能力、環境等因素犯錯誤是常見的。從如何對待已經出現的問題,就能看出一個人是否能夠勇於承擔責任。一個主動承認錯誤的人至少是勇敢的,他有勇氣去麵對和改正錯誤。隻有勇於承認錯誤、主動承擔責任,才能把損失降到最低點,才能緩解自身壓力,同時獲得別人的諒解和幫助。

比如有些孩子做作業拖拖拉拉,不按時交作業,他們不但不承認錯誤反而找借口。如果媽媽原諒了孩子的錯誤,那麼孩子很可能會再次犯同樣的錯誤,並能夠再次找到“更好的”借口。所以,媽媽應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將他尋求借口的路堵死,從小教育孩子勇於承擔責任,勇敢地麵對錯誤,這樣孩子才會吸取教訓,從失敗中學習成長。

承擔責任就是要對自己的承諾負責,所謂一言九鼎,說到就要做到,不能將自己的話當兒戲看待。

媽媽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媽媽應首先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如果媽媽總也不能實現自己的諾言,也就很難去教育孩子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媽媽要讓孩子懂得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四歲半的吉姆在薩爾馬多城上幼兒園,他喜歡各種各樣的植物,便苦苦地哀求媽媽給他買一盆鮮花。

媽媽趁周末帶著吉姆到花卉市場買了一盆小花,兩人約定,由吉姆負責照顧鮮花,給它澆水和施肥。

最初幾天,吉姆非常負責任,但後來他給花澆水的次數越來越少,甚至好多天都不給小花澆水,也不做記錄,似乎他已把養花的事給忘了。結果,小花慢慢枯萎,葉子也開始泛黃,生長的速度減慢了。又過幾天,小花快死了。媽媽對吉姆說:“當時你和媽媽約定要照顧這盆花的,你看你是不是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聽了媽媽的教導,吉姆在以後的日子裏每天堅持給花澆水,小花不久又恢複了生機。

媽媽一旦決定將某件事情交給孩子負責,就應教育孩子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能采取“不管”或“無所謂”的態度,不然隻會使孩子變得不負責任,使孩子缺乏責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