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孩子貪玩,媽媽很擔心(2)(2 / 3)

全新的教育理念是培養一個優秀的全能孩子,但事實證明這樣的目的很難達到。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無所不能的,孩子也是一樣袁但幸運的是每個人都有一技之長,這些特長在孩子小的時候表現得最為明顯。睿智的媽媽應該學會找出孩子身上的特長,讓孩子成為像愛因斯坦那樣的“特長生”。

做孩子的慧眼“伯樂”

每位媽媽都對自己的孩子寄托著無限的希望,其實,正如人們的手指有長有短一樣,孩子也是各有所長,如何使孩子的特長得以最大地發揮,這就需要作為媽媽的你有一雙識別孩子的慧眼。

有許多媽媽對如何教育子女問題不加以研究,不善於發現自己孩子的特長,隻是盲目地看著什麼熱門就讓孩子學習什麼。這樣孩子不僅很難學有所成,而且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抑製其特長的發揮。

若媽媽不善做孩子的伯樂,既使孩子是最優良的“千裏馬”,也難以馳騁千裏。因此,媽媽應有一雙慧眼,注意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並對孩子進行有的放矢的引導和教育。

16世紀中葉,年輕的伽利略在修道院學校學習,而伽利略明智的媽媽深知自己的兒子從小就喜歡鑽研問題,於是,她耐心地開導兒子,伽利略終於被說服了,並去比薩大學學習,走上科學研究的道路。伽利略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的成功有其媽媽一半的功勞。

我們都知道蒸汽機的發明者是詹姆斯·瓦特,但是瓦特之所以成為世人皆知的蒸汽機發明者,還要歸功於他的媽媽。瓦特的媽媽憑著自己的慧眼,注意到了他的愛好,並且抓住所有機會來激勵他,鞏固瓦特對機械學習的興趣。如果沒有媽媽對其興趣的發掘,蒸汽機的發明桂冠很難落入這個曾被老師譏諷為“笨孩子”的瓦特頭上。

每個孩子的興趣和愛好都是不盡相同的,他也許喜歡唱歌、也許喜歡跳舞、也許喜歡畫畫、也許喜歡下棋……其實,孩子喜歡什麼,與他所處的生活環境以及他經常接觸的一些事物是分不開的。同時,這也離不開媽媽的引導,那麼做媽媽的應如何去發現和引導呢?

其實所謂的引導就是鼓勵,每個孩子都喜歡媽媽能表揚自己,因此,你隻要多表揚他兩句,他就會為了這份榮譽而很好地去努力。同樣的一件事用不同的話語對孩子所產生的效果絕對不同,例如,你的孩子在學習畫畫,他今天畫的畫沒有昨天畫得好,如果心急的你斥責他:“你怎麼畫的,還沒有昨天畫得好。”這種方式,一定會讓他產生挫折感,並且伴隨著挫折感的還有對於繪畫的敵視情緒。如果你換一種方式跟孩子說:“你畫的不錯,不過再畫一張,我相信你能畫得更好。”這樣就會讓孩子對繪畫產生更加濃烈的興趣。

有的媽媽說:我的孩子就知道玩,什麼也不幹。可是你要知道,在玩中也可以提煉出孩子的興趣。也許你討厭孩子拿著棍棒當馬騎,但這不僅僅隻意味著他很淘氣,這樣的孩子通常對於一些軍事方麵的知識感興趣,說不定你的孩子會成為一名出色的軍事家。有的孩子喜歡小動物,你若能為孩子把一些動物製作成標本,也許他將來會成為一名出色的動物學家。媽媽要尊重孩子的愛好,善於發現他的某些特殊愛好的萌芽,做孩子遨遊知識迷宮的向導。“順天木以致其性”,因勢利導,給孩子創造條件,為孩子成才鋪平道路,相信小馬駒終會成為千裏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