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孩子的進取興趣
作為一名優秀的媽媽,你是如何看待子女的興趣、愛好、才能的?是包辦代替還是量材選擇?很多媽媽以自己的願望來代替孩子的興趣,認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續,因此對他寄予厚望。
在現實生活裏,像媽媽“包辦”孩子興趣的事情常常發生。女兒愛學手風琴,媽媽卻非要她放棄手風琴學鋼琴;兒子喜歡文科,媽媽卻以“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為借口,為他選擇理科。
當然,媽媽這樣“難為”孩子出於望子成龍心切,是善意的。但是這種“善意”有可能帶來“惡果”,因為這等於抑孩子的長處,而揚孩子的短處,有時可能弄得孩子對自己的長處與短處都沒有了興趣。而且媽媽認為沒有出息的愛好也並不一定就沒有出息。“條條道路通羅馬”,成功的路有千萬條,因此在孩子的愛好方麵,媽媽還是順其自然,任其發展的好。
有的媽媽認為,孩子是自己的後代,不僅是自己生命的延續,還應該延續自己的事業,或者想把自己未實現的理想讓孩子變為現實。可是孩子卻不這麼看,他們覺得自己應主宰自己的命運,於是兩代人之間發生衝突在所難免。其實,當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媽媽不僅給了他生命,也給了他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權利。當孩子為自己將來做出選擇時,即使他的選擇是不合大人意願的,也應該先肯定他的這種獨立意識,然後心平氣和地幫助孩子分析最適合他們發展的方向,這樣才是一個優秀的媽媽應該做的。
孩子有自己的興趣是好事,而且這對於一個人來說是非常可貴的。“小荷才露尖尖角”,千萬不要連根拔起。興趣是一把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每個人都願意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因為這能把潛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如果媽媽堅決反對,不理解孩子的選擇,往往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此時,孩子的激情和創造力都會受到抑製,客觀上會影響他們事業的成功。因此,對待子女的興趣、愛好,媽媽采取對策前不妨參考以下幾點建議:
(1)做媽媽的要善於發現子女的特殊才能。孩子一般都是有好奇心的,而好奇心往往是興趣、愛好和才能的表現形式。許多天才的閃光點就蘊藏在他們的好奇心之中。
(2)媽媽要善於引導子女的興趣、愛好。一個孩子才能的萌芽與頑皮的性格常常是混雜在一起出現的,這就要求媽媽透過現象看本質,有時從孩子的一次惡作劇中就能看到他成功的影子。在此時加以妥善的引導,使其特有的才能發揮出來,將非常利於孩子的成長。
(3)媽媽要善於培養孩子的興趣。生活中,許多孩子沒有明顯的興趣或愛好,這就要靠媽媽去培植。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莫泊桑的媽媽十分愛好文學,她把莫泊桑引上了文學之路。後來福樓拜成了莫泊桑的文學導師,更使他迅速成長起來。媽媽要利用孩子可塑性強的特點,有意識地培養他們,同時要充分發揮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幫助他們端正學習態度,形成正確的學習動機,以便孩子自覺勤奮地學習。
(4)媽媽要善於保護孩子的興趣。首先,不能過分地“捧”孩子。有的父母把孩子的優點當成擺設,經常在大庭廣眾之下炫耀,這樣容易滋長孩子自高自大、求名求利等不良思想。因此,對有一定特長的孩子,更應注意德育教育。其次,不能“揠苗助長”。有的媽媽認為孩子的智力發展快,就對其要求過高,急於求成。結果使孩子過度疲勞,影響他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