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把握數學教師知識素養的重要條件:內化數學思想方法
由數學知識本身來看,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善於發掘數學思想方法,並內化為自己的數學知識素養,然後利用多種途徑巧妙滲透到課程教學中,讓學生自然把握數學思想與方法。同樣,對於小學數學教師而言,也需要注意內化數學思想方法,這是提高數學知識素養的重要條件。
首先,注意實踐與理論有機融合。數學課程集理論性與實踐性於一體。對於小學數學教師而言,他們既要將數學思想巧妙融入具體教學,引導學生結合實踐活動深刻理解數學理論知識,也需要從理論高度來總結各種實踐活動,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指導與引導作用,讓學生更好地接受數學方法。如學習三角形知識,對於三角形的分類,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親身操作實踐來學會分類:①根據邊來分類,包括等腰三角形與不等邊三角形;②根據角來分類,則包含銳角、直角以及鈍角三角形。這樣,通過實踐分類,既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概念本質,也使其把握分類的數學思想與方法。
其次,注意一般與典型有機整合。作為數學教師,需要研究典型數學素材,如代表性典型數學學派的方法、觀點;代表性數學家的數學體驗;典型數學思想方法等,以發掘數學特點與規律。其次,數學教師還應善於由典型與特殊經驗中概括歸納一般原理,由個性發掘出共性。另外,注意數學與其他學科的優化整合。對於數學知識而言,其發展並不是單一的,融合了其他學科知識。如在數學發展中,數學方法與哲學方法是互相融合與滲透的,譬如笛卡爾、柏拉圖等人均集哲學家與數學家於一身。因此,數學教師,包括小學數學教師,都需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如哲學素養、語文素養等,把握一定的文學知識、邏輯知識等,從而為數學教學注入生命活力,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吸收數學思想方法。此外,注重現實與曆史的有機融合。這就需要教師善於發掘與搜集有關數學史,並結合當前社會文化背景等內容巧妙滲透數學思想方法,以適應現代素質教育要求,讓學生既學習優秀數學曆史經驗,也學會創造學習。
當然,對於小學數學教師而言,數學知識素養的培養路徑遠不止上述所說,如教師應多閱讀、多研討,吸收與借鑒其他優秀教師的教學方法,豐富自身教學涵養;深化數學史,將其與生活實際相融合,滲透德育、美育與情感教育,讓學生既學習知識,提高能力,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