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男孩就要有男孩的樣兒(2)(1 / 2)

小刺蝟繼續往前走,沒走多遠,樹叢中真的跳出一隻老虎。老虎張開血盆大口,要吃小刺蝟,小刺蝟嚇得連忙縮成了一團。老虎一看,小刺蝟渾身是刺,如果要吃這個帶刺的“大皮球”,非得紮穿自己的嘴巴和舌頭。於是老虎原地坐下,打起了瞌睡。

一看老虎這架勢,小刺蝟心裏著急了,媽媽還等著它回去呢。沒辦法,小刺蝟隻好壯了壯膽,把身子縮成一團,從老虎屁股邊滾了過去,一不小心刺醒了老虎,老虎大怒,但見小刺蝟渾身是刺,也無可奈何,隻好灰溜溜地走了。

小刺蝟采了很多果子回家,把事情告訴了媽媽。媽媽非常高興地說:“孩子,你真勇敢,你能打敗老虎了。”小刺蝟心有餘悸地說:“我開始很害怕,後來發現其實老虎根本不能把我怎麼樣,膽子就大了起來。”經過這件事情以後,小刺蝟變得勇敢了。

其實男孩怯懦性格的形成很多時候都受到家庭的影響。男孩從小生活在父母的庇護下,很多的事情都是由父母包辦,導致男孩“長不大”,就像故事裏麵的小刺蝟一樣,對父母充滿依賴。

一旦男孩形成了依賴的心理,往往就會形成懶惰性格,導致男孩不願意動手。依賴的習慣是阻礙男孩成長的絆腳石,隨著男孩慢慢長大,由於小時候缺乏動手能力和獨立能力,很多事情都不會做,這時他們又從“不願”變成“不敢”,形成了膽小的心理。

培養男孩的勇敢,就要從小事做起,逐步讓男孩學會自立。男孩常常把父母作為自己的榜樣,父母對男孩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需要每位家長自身有勇敢的表率,讓男孩不知不覺中形成勇敢的性格。

恐懼和害怕也是造成男孩怯懦的原因,當男孩產生畏懼時,應該找出其害怕的原因。很多時候,男孩的恐懼和害怕都源於父母,一方麵是男孩對父母的恐懼。比如因為學習成績不好或者學習任務沒有完成,受到家長的責備,甚至打罵。如果父母常常對男孩過分嚴厲和苛刻,往往會造成男孩怯懦心理和畸形性格的形成。家長要記住,隻有了解男孩的心思,並理解他們,才是深入人心地教導。

另一方麵是由於家長教會男孩害怕,而導致男孩恐懼和怯懦的心理形成。當家長要讓男孩做某些事情時,最好不要嚇唬他們,讓困難的陰影過早地覆蓋男孩脆弱的心靈。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勇氣是男子漢氣概的最好闡釋,培養男孩的勇氣就是要讓男孩勇於麵對生活的困難,與怯懦作鬥爭。

“十萬個為什麼”——永不貧乏的旺盛精力亞伯拉罕·林肯一家搬到印第安納州後,生活雖然艱苦,但對於精力旺盛的小林肯來說,生活也是自由自在的。他總是一大早起來幫助父母幹活,一開始幫大人拿東西,後來是搬東西、提水、清掃爐灰、割園子裏的雜草。

隨著林肯一天天長大,母親很希望送孩子去學校讀書,可是不識字的父親卻不以為然,他覺得上學沒有什麼用,隻要有力氣、能幹活,就能養家糊口。

“爸爸讓我上學吧!家裏的活我一樣幹。”小林肯在一旁插話說,“爸爸,我喜歡讀書,送我上學吧!”在母親的堅持下,林肯終於如願以償了。

學校離家比較遠,路也不好走,由於林肯的鞋總壞,他隻好光著腳上學。當時的老師隻能教些生詞,或是簡單地寫寫算算。林肯隻在學校學習了很短一段時間,後來因為搬家就中斷了學習。

小林肯很喜歡寫字,常常用木炭作筆,東塗西畫,還經常在沙地上和雪地上用木棍練習。他也非常喜歡讀書,但是家裏窮,買不起書,幸好林肯的媽媽有一本《聖經》,每到晚上,林肯就搬著小板凳,坐在火爐旁聽媽媽講述裏麵的故事。

等認識一些字以後,小林肯就開始自己讀《聖經》,他白天仍然幫助父母幹活,晚上在燈下讀書,看多了,也就慢慢地記住了書裏很多精彩的片段,並開始給別人講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