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如何培養性格有缺陷的孩子(1 / 3)

家長首先會在孩子身上發現一些家族品格的跡象。對於好的品格家長會為之自豪並小心嗬護,使它得以健康發展;同時,為了讓孩子的品格得到平衡還要指出不足。假使孩子已經出現怪癖的傾向,為了避免它發展下去,家長是絕對不能不理睬的。

——夏洛特.梅森

教育的最終目的

假定家長認為品格的形成是教育的最終目的,並基本上認為品格有遺傳傾向且受環境影響,那麼不同的教育既可以使這種品格得到改善也可以使它變得更糟。家長首先會在孩子身上發現一些家族品格的跡象。對於好的品格家長會為之自豪並小心嗬護,使它得以健康發展;同時,為了讓孩子的品格得到平衡還要指出不足。假使孩子已經出現怪癖的傾向,為了避免它發展下去,家長是絕對不能不理睬的。

我們的弱點

每個人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弱點。不良的習慣往往發展非常迅速,很快就會淹沒所有的優點。這裏舉幾個例子。有這樣一個小姑娘,她非常有愛心,卻強求回報,並不願別人觸犯她的利益,連媽媽都不行。有一個小男孩,雄心勃勃,在托兒所裏是個孩子王,並且總是帶著小朋友進行各種活動,可是當有個小弟弟不願聽他領導時,兩個孩子便鬧得不可開交,可以看出能力強的孩子在遭到對抗時會表現得非常凶猛。另有一個小女孩,溫柔膽小,可是為了保護姐姐,她也會說個小謊。還有一個女孩,從不撒謊,可是脾氣卻非常暴躁……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麵對這些兒童,家長該如何對待?首先應該讓孩子感覺到自己身上帶有家族的美德,這是家庭的財富,一定要好好捍衛它。與此同時,通過恰當的方式,讓他們認識到這是一種天賦,但是不要說得太多。說得太多,反而會適得其反。“媽媽,你講完了嗎?”一個聰明的五歲女孩強忍著煩躁對母親這樣說道。因為媽媽已經說過無數次了,況且小姑娘現在正忙著自己的事呢。明智的話偶爾說一兩句會很起作用,但要收到好的效果,還需妥善對待孩子的弱點。最好是讓它沒有泛濫的機會,然後再逐步改造這些弱點,讓它變成優點。雄心勃勃的小男孩喜歡支配別人,利用這一點,可以讓他通過關心小弟弟從而得到大家的讚賞,於是他那種對權力的愛好就變成了對贏得勝利的渴望。利用小孩的強烈愛心,可以讓她慢慢學會愛媽媽,繼而學會愛別人。

有缺點的孩子

現在來討論遺傳的另一個方麵及需要承擔的責任。一個曆史悠久的家族的孩子肯定會繼承祖先的很多優秀品質,如健康的體魄、敏捷的思維、高尚的情操等;同時可能也會繼承一些弱點。正如有人說的,並不是所有的女人從來都很健康,也不是所有的男人都很高尚。我們知道有些疾病可能會遺傳給下一代,一個人的脾氣或性格、心理和身體素質等都會因為一些不良因素而降低。一個孩子如果性格孤僻、舉止怪異,就會失去快樂。別人也會覺得他好像一無是處。遇到這種情況,家長該怎麼辦?一種性格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因此要改變這種情況,家長必須要有耐心,不要讓他的不良習慣繼續發展。但要是這個孩子一點優點都沒有呢?這就要求家長遵循自然規律,進行早期教育,把美與和諧重新帶進他的生活。從小教育,情況就會好得多。我們可以用托馬斯坎普斯的一句話來描述:教育的基本原則就是用習慣來養成習慣。眾所周知,使用是人類的第二天性,但是直至今天人們才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一個不可救藥的孩子

一個孩子如果天生就有壞習慣,任其發展就會形成惡劣的品格。他會變得憤世嫉俗,詭計多端,鬱悶不樂。我們該如何對待這樣的孩子?有壞習慣就要當作壞習慣來對待,並建立與之相反的好習慣。比如亨利不僅僅是淘氣,簡直是作惡多端。幼兒園裏總有可愛的寶寶被他打哭,他經常對小朋友又擰又咬,又推又撞。就連他的寵物也不能幸免,他把棍子伸進鳥籠亂戳,結果把金絲雀給戳死了;他的小貓小狗一天到晚被他打得嗷嗷嚎叫,見了他就逃;他還常常對著膽小的妹妹做可怕的鬼臉嚇唬她;用繩索絆倒正提著滿滿一罐水的女傭……他的惡作劇沒完沒了,遠遠不隻他母親聽到的那些。麵對這樣的孩子到底該怎麼辦?“哦,沒關係,長大了他就不會這樣了!”那些把全部信心都寄托於時間的人這樣說道。也有的媽媽會深有感觸地說:“這樣的孩子,無藥可救,他天生如此,一輩子都會是個害人蟲。”然而如果母親能夠一心一意、滿懷信心地去努力,隻需一個月就能幫助孩子改掉惡習,至少可以開始改正,這就是成功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