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者的職責就是開個好頭,然後按部就班地開展教育;為了我們的孩子能過上更高層次的生活,讓我們從彷徨的思想中解脫出來!讓我們擺脫反複無常吧!為了這一目的,我們歡迎富有營養的教育,而不是那種隻講鼓勵的教育。
——夏洛特.梅森
把世間的事物分為“神的”和“人間的”是違反宗教原則的做法有的學說把我們的信仰歸類於支配人類發展的法則。而在我們的心裏,對任何這樣的學說都有某種無意識的抵觸情緒。我們更願意接受這樣的觀點,即造物主和我們賴以生存的靈魂之間的交流應該完全是超自然的。它不同於普通生活法規;它是任意的、無法解釋的和無法推理的。如果我們在這問題上出錯,那就是在對神的信仰方麵犯了錯誤。我們的智慧可能不夠敏銳,思想可能還很單純,但是我們的一切願望卻都是讓造物主的名字更加神聖,除此以外,我們沒有更好的其他辦法。但是雖然我們確實在信仰世界和精神世界犯錯誤,就像我們在自然界常犯錯誤一樣,但是我們的動機並不想這樣。由於錯誤地理解我們和造物主之間的聯係,所以我們在生活中失去了邏輯感。我們用一種既違反自然又違反宗教的方法,把事物分成神的和人世間的,所以不能在所有事情上與造物主息息相通。有些人的生活很美好,因為在他們的心裏事物並沒有這種區分。他們心裏想的都是神聖的事物。但是很多熱情的有心人認為,他們十分需要一種與神建立聯係的觀念,讓這種聯係貫穿人的終生,貫穿藝術、科學、政治以及人的所有憂慮和思想。這些事物都不是叛逆的,它們也是神聖的,因為它們都參與了造物主的偉大天國的進化過程。
人人都在創立自己的人生哲學
我們的宗教思想和我們的教育思想一樣,都是我們的人生哲學的產物。這一點比我們想象的要複雜得多。不要認為哲學隻是為少數人服務的,而不是為大多數普通人服務的。恰恰相反,每個人都在創立自己的人生哲學,即根據自己的經驗,使自己的思想適應時代的潮流。探討哲學的兩大派別(理想主義和自然主義)對宗教思想的影響很有意義。然而這項工作超出了作者的能力,也超出了我們在此探討的範圍。我們研究的內容必須切合實際。令人感到棘手的是,當前的症結所在是自然哲學占優勢地位,而我們的宗教信仰隻不過屬於理想主義的範疇。因此許多有貴族思想的人有抵觸情緒,認為他們確實無法把不合情理的東西當成真理。還有一些人雖然把宗教信仰視為第一生命,但是卻與當今的新思想和新發現保持著聯係。這些人僅對自己做出了部分讓步,說什麼人間有些問題正在被公開探討,他們眼下還無法弄清楚。現在的情況並不像我們經常聽到的那樣,什麼時代亂了,宗教衰落了,精神世界與自然界之間存在本質上的矛盾。需要調整的是我們自己的人生哲學。盡管如此,我們還是在思想一片混亂中生存了下來。我們以錯誤的思想開始,並把這些錯誤的邏輯推理當成基本真理。我們並未認識到推理能力與精神真理毫無關係,甚至與我們所說的事實也毫不相幹,它僅僅是與思想所接受的前提有著邏輯上的關聯。
所有思想交流都屬於思想範疇
在對M.傅立葉的《從民族的立場論教育》一書的研究中,我們曾試圖表明這樣一個觀念,即一直相對存在的兩種哲學方法之所以能一直存在,是因為兩種方法都是正確的,又都不完全正確。物質和精神、力量和理想,兩者共同作用於人的素質養成。然而,大腦記錄下來的是那些激勵生活的思想。但是這些思想不是大腦創造出來的。由於它們本質上屬於精神範疇,所以要以精神方式傳達。比如通過印刷文字、眼睛的掃視、手的觸摸或者通過聖靈神秘力量,隻是我們無法得知它從何處來,到何處去。一旦我們認識到一切有情感的思想和有思想的語言本質上都屬於精神範疇,都對我們的精神有吸引力;一旦我們認識到所有思想交流和情感實際上都屬於思想範疇,都要通過精神方式來傳達,那麼,我們就不會再對宗教感到那麼神秘,那麼陌生。當朋友坐在我們身邊,與我們開誠布公地交流思想的時候,你是否相信,造物主的神靈就是以這種方式與人的心靈進行交流的?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越默契,所需要的語言表達就越少。從這一點出發,就可以與造物主進行最親密、最快樂的思想交流。這一點是不難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