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精神之父應該理所當然地隨時與人類靈魂交流精神之父應該以慈悲為懷,隨時與人類靈魂進行親密交流。這是一件顯而易見,理所當然,並且確實必要的事情。這是一種對虔誠的心靈的激勵。這種對最親密的交流持續不斷的激勵,不論是說出來的還是默默無言的交流,都是對信念的祈禱。懷疑論者認為,這是一種憑空想象的幻覺,就像那喀索斯迷戀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時,心裏產生的幻覺一樣!我們如何回答呢?無法回答。他並不理解他對兄弟的愛不是物質形式,而是一種精神表現形式。所以他怎麼可能理解聖靈造物主能以不可抗拒的方式塑造人的靈魂呢?又怎能理解隻有以這種方式塑造出來的人才是一個完美的人呢?實際上,人的身體隻不過是靈魂用以包裹自己的一個皮囊而已。對此,他又怎能理解呢?
許多人持無所謂態度
對現狀聽之任之,不去研究它的精神實質,就是這種無所謂的態度。說什麼祈禱就像孩子放飛的風箏,最終還是要落到地上;什麼人是環境的產物,並無力主宰自己的命運;什麼這樣和那樣的信仰本質上都是一樣的;什麼信仰基督教還是信仰佛教隻不過是風土和條件決定的。當前的許多人都有這種無所謂的態度。
薩克雷評述對宗教信仰的無所謂態度和懷疑態度“對宗教信仰的這種無所謂態度和懷疑態度將把人們引向何處去呢……我們的意思是說,這種懷疑態度將會把人們引向何處去呢?它將把人們引向可恥的孤獨和自私。它將使人變得越來越可恥,因為它是如此迎合他人,如此沒有良知,如此麻木不仁。良知!那麼這些人的良知哪裏去了呢?他們為什麼要迎合他人?公眾信仰和個人信仰哪裏去了呢?類似的問題實屬不健康的傳統產物。如果你像亞瑟一樣清楚地看清世上的謊言,而你隻是付之一笑而不加任何反駁;如果你熱衷於當老好人,讓整個不幸的世界在你身旁呻吟而你卻無動於衷;如果出現真理之戰,所有正義之士都披掛上陣而你卻躺在陽台上安閑地吸煙,那麼你還不如死了好,或者根本就不應該來到這個世界上。這樣的世俗小人活在世上有什麼意義呢?”
人靠信念活著
卡農比奇的《信念訓誡十一條》與現代的撒都該教的教義形成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對照。按照卡農比奇的觀點,信念既不是神秘的,也不是超自然的,它是一個特殊的領域,它是我們相互交往的共同基礎。信用、信任和信心共同支撐著社會的構架。“我不信任你”——還有比這更叫人傷心的話嗎?法律承認所有人對自己的同事的信任。除非有證據證明一個人有罪,否則法律將永遠認為他是無辜的。我們的整個商業係統和銀行係統都是龐大的信用係統,其中隻有百分之一或千分之一的機構在信用方麵存在問題。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建立在另一種信用之上,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道德信用,也隻有百分之一或千分之一的家庭出現道德信用危機。如果有人列舉出隨處可見的嫉妒、不信任和懷疑的現象,那又怎樣呢?這種例外隻能進一步佐證這條規律。它說明人與人之間需要信任;人與造物主之間也需要信任。讓我們在這兩種情況下都使用同樣的語言吧,即人是一種精神動物,在他與造物主和凡人的所有交往中,他都需要靠信仰支撐著他。信仰已經成為一件多麼簡單和多麼容易做到的事啊!對孩子來說信仰更是一件簡單而且容易做到的事了!他們信任每一個人,隻要有人願意給他們領路,他們就會信任地把手伸向他。如果我們能擺脫自己的唯物主義觀,不要以為唯心的事物我們理解不了,也不要認為信仰造物主和信任朋友是兩碼事,那麼,我們就會很容易地發現,對我們的信仰提出任何質疑都是站不住腳的。
信念是人對造物主的真誠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