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們祈禱,耐心地教育,還有認真地觀察時機向他們傳遞這種激勵意識——所有這些努力不會徒勞無益。每個孩子都可能成為英雄。這個世界上最大的不忠就是放棄希望,不去糾正年輕人性格上的任何缺點。

——夏洛特.梅森

我們的民族在誠實品質上的得與失

據說我們英國人再也不被看成是

誠實的民族了。這種指責令人苦惱,然而我們不能傲慢地置之不理。可能我們所處的文明時期讓人做不到絕對誠實。一般說來,無所畏懼的人不說謊話;一個在好戰習武的製度下孕育出的民族敢於講真話。但是我們現在生活在和平年代,我們再也不需要動用武力去捍衛我們講的真話。因為沒有人要求我們做出解釋,所以我們說話缺乏責任感,而且就我們講真話的人而言,我們純粹是出於內心的真誠和正直的生活態度。也就是說,作為一個民族,我們可能正在失去我們在早期千方百計培養起來的誠實習慣。但是,我們的民族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比起我們早些年所講的一般性誠實,我們今天講的誠實也許具有更高的標準。現在,誠實的確是點綴高尚生活的一種飾品,而不僅僅是無所畏懼的習慣所造成的結果。擺在我們麵前的任務就是培養我們的孩子做到這種更高意義上的誠實。我們不要再把某個具體的謊言或騙人的小把戲當成隻需藥水和橡皮膏處理的局部失調;我們要把它當成疾病的征兆,當成性格缺陷的表現,對此我們需要全力以赴地糾正。達爾文說,沒有知識的觀點就沒有價值,那麼要糾正孩子經常表現出來的不誠實的傾向,我們應當具備這一方麵的豐富知識。要從根本上去教育一個孩子,就要用道德的顯微鏡對他進行認真檢查,詳細記錄觀察到的問題,做出針對性的鑒定,並且把盡可能多的問題納入我們的工作重點,這是一項有益而且重要的公共事業。但是這種工作隻適合訓練有素的專家去做,而忙碌的家長或老師做不下來。

兒童處於人生的最佳時期

兒童教育是一門最精致的藝術,但是,對它隻有孤立的常識和善良的意圖還不夠。我們也不可能做到拋開過去的智慧,重新做起,收集資料,建立體係,指望在短短的人生幾十年去完成甚至超過先人們幾千年來為我們積累的工作成果。的確,小孩子是不成熟的人,但是他也許是一個處在人生最佳狀態的人。我們當中有誰像我們的孩子那樣擁有感覺、感知、理解和想象的天賦?擁有體驗愛心、饋贈和信任的能力?我們最美的讚揚也抵不過孩子們對興趣和愛好的那份新奇與渴望。

關於撒謊的兩種解釋

對撒謊的認識很可能形成於下麵的某一個論點:一是認為孩子天生誠實,家長必須保持他的這種本性;另一個認為孩子天生不誠實,家長必須把他糾正過來。目前大眾的觀點更明顯地傾向於第一種理論。正如我們隻理解我們相信的事情,也許我們對孩子的絕對誠實和信用太信以為真。但是你要孩子誠實,當然就得把他們當成誠實的人對待,而且必須相信他們是誠實的。盡管如此,智慧不會自欺欺人。我們的上一代人普遍認為孩子生來是虛偽的,但是除了這種預先決定的結論,他們還有什麼東西能夠證明他們的觀點呢?現在誠實品質的下降可能要歸因於我們祖先所接受的教條式的教育。

孩子一生下來沒有善惡之分

曆史的智慧,也就是哲學和當代科學,尤其是生理學,特別是我們稱之為心理生理學的知識表明,以上見解是錯誤的,而且一切依據它們建立起來的理論也必定是錯誤的。孩子生下來既不誠實也不虛偽。當他來到這個世界上,他絕對是沒有善惡之分。的確,他有某些傾向,但這些隻不過和他的眼神一樣既不善良也不惡毒。甚至騙子的孩子一生下來也不一定就是騙子,因為我們確信習得的傾向不會遺傳。但是有一點要說明,世代為民的家庭的孩子不像官宦世家的孩子具有先天誠實的傾向。正如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質必先分解成化學元素才能進行化學處理,道德世界也是如此。如果我們要糾正一個過錯,最好的辦法就是刨根溯源,分析人的本性的基本特征,因為它極有可能是錯誤的起因。

撒謊不是本性,而是繼發性和征兆性的表現

即使是最惡劣的謊言也絕不是本質性的毛病,而野心、貪婪、虛榮、感激、愛心和憎恨才是一個人本質的表現。撒謊是由次要的原因造成的,因此就更加難糾正。這不再是撒了謊就受懲罰的問題,而需要分析是他人性中的弱點還是他受的教育有缺陷促成了他撒謊的習慣,如果說撒謊變成了一種習慣的話。我們怎樣才能做到不去懲罰撒謊而是把它當本質性缺陷的預兆去處理呢?基於這個觀點,我們看一看一位美國教育家對撒謊所做的十分有意思的分類。該教育家是斯坦利霍爾教授,該分類見他在“美國心理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下列分類標題摘自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