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如何對待考試(2)(1 / 2)

但是為什麼我們稱之為競爭性的考試如此有助於調動工作、學習的積極性呢?因為有一些確定的事實就是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有,正如老鄉們講的“欲望”,每個人都想往高處走,不論現在有了什麼樣的位置,總有下一個更高的目標;總想富有,再富有,不管他想擁有的財富是金錢還是親筆簽名;都想有朋友交往,如果有人不願交際,我們稱他為厭世者,而且更流行的說法是“他這個人不正常”。我們都想超過別人,比別人做得更好,不管是打網球比賽還是參加考試。我們都想知道,盡管一些人滿足於知道周圍人們的事情,而另外的人卻樂意知道他們人生的命運。我們所有的人,從衣著簡樸的士兵到服飾華麗的將軍,都想別人說自己的好話。對權力、財富、交際、出名、知識、尊敬這幾種欲望是我們每個人心中最根本的行為動機和源泉。不管你是未開化之人,還是博學多聞之士,觸動了哪一個欲望,你都會做出相應的反應。一個俄國農夫圍著一個過路的遊客,沒完沒了地問他到過什麼地方,因為他想知道外麵的世界;一個小男孩用他的彈子和人打賭,因為他想得到別人的認可;擠奶女工戴上新的蝴蝶結,因為她想得到男人的愛慕,新蝴蝶結是她所知道的唯一表示尊敬的方式;孩子們玩馬戲的時候湯姆駕轅,因為他有統治的欲望;為了準備考試,莫德把自己累得發燒,因為她想出名。“及格”是優秀的標誌,也就是那些傑出的學生的標誌。

無善惡之分

這些欲望沒有善惡之分。它們是我們共同擁有的,也是我們必須有的,它們對我們的精神作用如同食欲對我們的身體的作用,也就是說,它們激勵我們不斷地努力,這正是進步的狀態,同時也是健康的狀態。我們知道那種不想為任何事情付出努力的人是何等的呆滯!

它們激勵人們做出努力

以受到鞭策為滿足的人是可憐蟲!我們不去辯論競爭的原理,正如我們不會爭論呼吸的原理一樣,二者都是自然的,必要的,都不可能做出道德意義上的裁決。但是作為教育家,我們要認識到孩子生下來不是隻有一根弦的豎琴,在他的青少年期始終撥弄那一根弦是件壞事,這並不是因為競爭是一種邪惡的原則,而是因為不斷地刺激這個欲望而犧牲其他欲望會破壞性格的平衡。

好奇和競爭一樣活躍

和競爭欲望同樣強烈,同樣自然,同樣能夠在孩子的心靈激起敏感反應的是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孩子想知道一切,他頻繁而渴望地詢問各種各樣的問題,他把大人和比他懂得多的人煩得要死,以至於有時候他被訓斥“別煩人,乖乖地呆著別老問這問那”。當然這隻是偶爾發生的情況。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竭盡全力盡我們所能解答湯姆的問題,同時甚為慚愧的是,他對自然界的事物和現象永不滿足的好奇心往往會難倒我們。湯姆的好奇心卻得到了滿足。

孩子的知識範圍

我們所完成的最驚人的教育成就是湯姆到小學六年級所掌握的知識量,幾乎是在他理解範圍之內的關於任何事情的知識。湯姆的父親吃”當然是關於身邊的這事、那事、驚而又羨慕地說:“哎,他和我知道的一樣多。一切事情。把他帶到海邊去玩,過了一周的時間,他就能給你講怎樣拖網,怎樣捕鯖魚,漁民怎樣工作,以及他那顆好奇心所能獨立發現的一切事情。他會講沙子、貝殼、潮流、海浪的故事。隻是,可憐的孩子,他一定是自己學到了這樣的認知方式,並沒有人去教他。然而,他從他看到和聽到的事情中發現了一切他能發現的知識,並且積累了大量的關於事物及其特征的確切知識。

為什麼男學生不再好奇

湯姆上學以後,他的父母感到終於擺脫了孩子無休止的提問和困擾。大概他們為自己的解脫太高興了以至於從沒想到過為什麼湯姆不再好奇地問這問那了。到了這個時期,人的思維很活躍。這種天性能夠激活有助於心理發育的那種欲望,正像如果不去管製的活,這種天性會使孩子胃口大開,並且促進身體的快速發育一樣。這種天性完全靠著自身的方式發揮作用。對知識的欲望就是湯姆童年時最有效的行為動機。但是他進了學校,對湯姆來說,學知識純粹是一種快樂的事情。按照孩子的天性去教他知識,不要按照適合某些學科的教學特點去傳授知識,像他這樣的小孩子沒有選擇的能力。他控製不住學習知識的欲望和愛好,“因為他的天性驅使他這樣做”。按照孩子的天性去傳授知識是一件困難又細致的工作。然而,不是每位老師比孩子的家長更喜歡教給孩子想知道的必要的知識。於是,我們可以設想曾經有一位學究式的教師,遇到了在他看來是新鮮而且更簡便的教學方法。整個上午這位可憐的老師被求知欲很強的學生們問個不停,結果十分窘迫。一個人對於自己的工作而言已經掌握了相當熟練的知識,可是怎樣才能不斷地滿足這些渴望知識的孩子們呢?一天晚上科格尼特斯突然想到了另外一種更為簡單的方法。因為求知的欲望並不是孩子心中唯一活躍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