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有智慧,更勇敢(1 / 3)

猜謎——讓孩子勇敢說出來

點到為智

由於在猜謎活動中需要對謎麵進行分析、判斷,進行創造性的思維,因此,猜謎是一種較好的益智活動。對於膽小的孩子,還可以引導其勇敢地說出來,從而增加其膽量!

謎語由3部分組成,題目叫謎麵,猜測的範圍叫謎目,答案叫謎底。謎麵一般引用短謠、韻語或字詞巧妙地隱喻著謎底。謎底則是實際所指的字詞或事物。如:“一個綠娃娃,跳水頂呱呱,冬天它睡覺,夏天把蟲抓”(謎麵)。打一動物(謎目)(謎底:青蛙)。猜謎者要善於通過謎麵的暗示(包括物體的特征、習性、用途等),想出能夠切合謎麵含意的謎底,達到猜中的目的。

一般地講,謎語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叫事物謎,事物謎也叫民間謎語,兒童謎語。事物謎的謎底一般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常用的“事”和“物”。比如動物,植物,各種器具,用品,人體器官,自然現象……它常常采用朗朗上口的民謠或者短詩歌的形式。一類叫文義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燈謎。文義謎的謎底是表達任何一種意義的文字。所以謎底的範圍是相當廣泛的。它包括單字,各種詞語,詞組,短句等等。比如,莊稼人(打作家名一),謎底是“田漢”。

謎語一般都具有趣味性、知識性、疑難性等3個特點:猜謎是一種文字遊戲.必須製作得饒有趣味,才能激起人們的興趣;謎語包含比喻、想象、擬人、借代等文字技巧,及各方麵的知識,可以使人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好的謎語要使人感到有點疑難,經過苦苦思索,豁然開朗。對孩子來說,猜謎語是一種既有趣又快樂的活動。因為一般謎語的謎麵往往能夠與平常認識的事物有密切聯係,而且用琅琅上口的語言描述出來,同時還有誘人的謎底要你猜出來,一旦被孩子猜了出來,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不說,那通過自己動腦筋獲得成功的喜悅是大人們體會不出的。

猜謎活動是孩子喜歡的一種遊戲,也是訓練孩子思維,發展孩子智力,開發右腦的一種有效手段。因為謎語一般都是運用兒歌的形式,通過形象生動的比喻來表現事物特征的。它既符合孩子的思維的特點,又能滿足孩子好奇的心理。在猜謎的遊戲中,孩子們要進行聯想、分析、綜合和判斷等一係列思維活動,而他們並不感到是一種負擔,而是輕鬆愉快的遊戲。如“一個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紅衣,坐在綠船上。”孩子一聽到這個謎語後一定很高興,“小姑娘”和自己年齡相仿,距離很近,這就激發了孩子猜謎語的興趣。於是他就要在腦子裏進行一番分析、聯想、判斷,抓住長“在水中”、穿“粉紅”的衣裳、坐在“綠色”的船上,最後再進行綜合這一植物的特點,就會猜出“蓮花”的謎底來。對於膽小的孩子,還可以引導他們勇敢地說出來,從而增加其膽量!

文文是一個剛上中班的男孩,個子高高的,臉蛋圓圓的,雖然看上去人高馬大,但性格卻比較膽小內向,上課也難得舉手回答問題。雖然老師曾經鼓勵他上課要多舉手多回答問題,但他一直都不自信,害怕被老師叫起來。

一天中午,幾個小朋友圍在老師身邊說話,大家一會兒說自己的趣事,一會兒讓老師猜謎語,你一言,我一語,聊得很開心。

這時,文文也擠了上來,有點不好意思地笑著對老師說:“老師,我來讓你猜一猜,你願意嗎?”於是,文文歪著頭,憨厚地問老師:“老師,你猜猜這個謎語,‘叫貓不是貓,眼被黑圈包。竹葉是糧食,珍貴又稀少。’打一動物。”

老師故意眨了眨眼睛說:“這個謎語呀,讓我來猜一猜,動物,黑眼圈,吃竹葉,是熊貓,對不對呀?”

文文高興地說:“老師,你猜對了,就是熊貓。”

“那你再猜一猜,‘西瓜不夠大,埋在地底下。如果碰到它,馬上開火花。’打一軍用武器。”

老師故作驚訝地說:“呀,又給我出一個啊!”

看老師這麼驚訝,文文得意得說:“老師,你猜猜看呀?”

於是,老師故意想了好久才說:“我猜呀,像一個西瓜,埋在地下,還不能碰,是武器,對了,是地雷,對不對?”

這時,文文瞪大了眼睛,驚訝地說:“咦,老師,你又猜對了。這是我姥姥告訴我的。”

“老師,我最後再問你,你猜,‘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風花盛開,千變萬化6個瓣,飄呀飄呀落下來’,這是什麼?”文文似乎非要把老師難倒不可。

“呀,這個謎語可有點難度啊,老師可猜不出來。你能告訴我嗎?”

“哈哈,老師,你終於猜不出來了,是雪花,這是我昨天看電視學的!”

看著文文那可愛的樣子,老師一邊笑一邊說:“呀,文文真厲害。你真讓老師佩服。老師真喜歡聽你說話,以後上課的時候,你也這麼大膽地跟老師說話、回答老師的問題,好嗎?”

“好!”小文高興地笑了!

從那以後,每次上課,老師都能看到文文高高舉起的小手……

父母應經常利用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和孩子一起進行猜謎遊戲。當然,在和孩子一起猜謎時,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首先,選擇的謎語要貼近於孩子生活或者是孩子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因為謎語太深,孩子缺乏一定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不易猜著,這樣,便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久了,孩子就會對猜謎語失去信心了。如謎語“上邊毛,下邊毛,中間一顆黑葡萄”,謎底是眼睛,由於眼睛是孩子很熟悉的器官,孩子通過分析謎麵將會猜著。如謎語“夾生飯”,謎底“煩”,由於孩子識字不多,不易猜著,這樣的謎語就不能選擇。

其次,在猜謎過程中,父母要有耐心,不要因孩子一時猜不出來而著急,或過早的說出謎底,而應該對他們進行恰當的啟迪和暗示。如謎語“紫色葉片紫色樹,紫色樹上開紫花,開了紫花結紫果,紫果個個盛芝麻”,謎底是茄子,如果孩子一時未猜中,父母可啟發孩子動腦筋想一想:我們平時吃的蔬菜中有哪些是紫色的,如茄子、扁豆。最好讓孩子自己跳一跳摘到桃子,這樣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猜謎語的興趣。

再次,孩子在說出謎底以後,不管猜得對不對,都要讓孩子對照謎麵的描述來檢查,讓他自己判斷猜得對不對。比如:猜“青蛙”謎語,孩子就說:“我聽到‘大眼睛、寬嘴巴,就想這是什麼動物呢?是‘大金魚”還是‘河馬’?後來又聽到白肚皮、綠衣裳,我就想大概是青蛙。最後聽到‘唱起歌來呱呱呱,專吃害蟲保莊稼’,我就肯定這是青蛙。"這樣,就能培養發展他們分析、推理、邏輯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最後,孩子學會了猜謎語後,父母還要鼓勵孩子根據物體的特征、用途等來編一些謎語,這樣做有利於促進孩子創造性思維的發展。當然,孩子在自編謎語時,有時可能會不成句,或者沒有節律,這時父母要耐心地和孩子一起分析,幫助孩子進行修改,從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猜謎語是受孩子歡迎的一種活動,父母一定要做一個有心人。利用茶餘飯後,晚間睡前的短暫時間,在車上,旅遊途中,陪孩子一起猜猜謎語,這樣不僅有利於增強父母與孩子的情感,更可以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於發展孩子的語言能力和想象能力。我們的父母何樂而不為呢?

搭積木——用手堆積起魔幻的成就

點到為智

積木是孩子非常喜歡的玩具,搭積木不僅可以訓練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模仿能力和空間感知力,而且可以發展孩子的思維,大膽的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