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種12張卡片遊戲,我了解到了小斯賓塞內心的一些秘密。
對於他抽到的那兩張卡片,我是這樣向他解釋的:“親愛的小斯賓塞,夢境是白天身體和意識的反應,你夢中的怪物一定是白天遇到過的使你恐懼的人或者事。是誰呢?是瘋子勞爾嗎?他看見孩子就追,已經有好幾個孩子被他嚇哭了。”小斯賓塞說:“不是,我反而有些可憐他。倒是銅匠巴斯特的兒子,每次我路過時他都凶狠地盯著我,還向我吐口水,我不敢和他說話,總是害怕地走開。”
我知道小斯賓塞夢裏的怪物是怎麼回事了,我說:“孩子,你從來沒給我們說過這件事,現在好了,你一旦說出你心裏害怕的事,就不會害怕了。其實,這個孩子也很可憐,他母親得了一種奇怪的病,家裏的錢都拿去給他母親看病了,以致他已經8多歲了,還不能去上學。他內心害怕其他孩子瞧不起他,才裝出凶狠的樣子。我們周末去看看他,順便也給他母親送點藥去,你說好嗎?”小斯賓塞點了點頭。
“至於你對凱勒太太的評價,我認為沒有錯。她這樣做是不對的。下次她再這樣說你時,你就告訴她,惡言和惡行一樣是有罪的。”
晚上,我把小斯賓塞的臥室清理了一番,把窗戶打開一點,並給他換上了幹淨的床單。第二天,小斯賓塞告訴我,他夢裏的怪物不見了,他昨晚睡得很香、很甜。我看到了他眼中勇敢的神情。
我們經常在家裏做12張卡片的遊戲,除了我和小斯賓塞,有時還有一些鄰居的小孩子參與。
我沒有想到,後來許多英國家庭都做這種12張卡片遊戲。有的還有在裏麵加進了講笑話、表演節目等,這樣更加有趣味了。通過玩這種遊戲,親子和教育的功能都達到了。在後來,連美國、瑞典、德國和法國的家庭也玩這個遊戲。非常榮幸的是,後來人們把這個遊戲命名為“斯賓塞紙牌”。
第四篇:交往篇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說:“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離開群體的社會,離開和他人的溝通,那麼他必然會跌入失常狀態,甚至會無法生存。”參與社會交往,學會和朋友相處,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現在的獨生子女,父母總是嗬護有加,孩子勢必少了與人交往的經驗,也就缺乏交往的信心和勇氣,甚至不知道該如何與小朋友相處,顯得比較被動。因此,父母應從小為孩子創設交往機會,多請小朋友到家裏做客,帶孩子探親訪友,擴大接觸麵,讓孩子有機會和各種人交往,並體驗交往的樂趣。孩子年齡大點,可鼓勵他與陌生客人交談,讓他獨自去新地方辦事。這樣,慢慢的孩子的膽子就會大起來,逐步產生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