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爸爸媽媽管的太多了(1 / 1)

更年期的父母,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常常會以多管閑事的方式來引起別人的注意。

下麵是幾個中學生在一起討論他們對父母教育方式的看法。

張揚第一個發言:

爸爸媽媽管的太多了,有一天,天氣有點涼,媽媽就對我說:“天涼了,要多穿點衣服。”我就對媽媽說:“日本孩子穿的衣服很少,但是中國孩子卻穿得很多。”媽媽突然說:“可你是中國人。”我已經沒法和他們溝通了,有些事,我現在已經可以自己處理了。

……

父母在孩子眼中大多都是羅唆的,家裏無論大事小事,父母都要管。

父母之所以會愛管閑事,除了個別是因為性格因素引起之外,大部分是受心理影響造成的。父母愛管閑事,多半是因為父母沒事做,他們將所有的心思都放到了兒女身上。

美國著名的行為學家和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從高到低依次是,自我實現的需要、尊敬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

人的需要在表現出來的時候非常複雜,每一方麵的需要都很複雜,但有時候這些需要卻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有的需要清晰,有的需要卻深藏在人的意識中,當需要不能得到滿足時,人就會有失落的感覺。這樣的感覺一旦出現,人就會想方設法地排除這樣的感覺。更年期的父母,他們往往會通過多管閑事來打發這種失落的挫敗感。

父母如何克服多管閑事的毛病呢?

第一,父母要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麼,同時要采取正確的方式。任何人都需要得到尊重。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如果能真正關心別人,信任別人,就一定會受到別人的歡迎;但是如果為了得到別人的喜歡而搬弄是非,則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長此以往,一定會引起別人的反感。

第二,更年期的父母需要有自己的事情,當父母為了目標而努力的時候,就不會把心思放到管閑事上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