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父母的思想陳腐得跟不上時代(1 / 1)

青春期的孩子和更年期的父母,由於生活圈子不同,接觸的事物、人物各異,思想和行為也有差別。如果這種差別不加以改善而讓它擴大,兩代人之間便會形成一堵無形的牆,誤會便容易產生。如果父母一味蠻管,則會阻礙孩子的發展。

小玉是高中一年級的學生,她性格開朗,經常與男生一起玩、一起聊天,父母覺得她應該像個女孩子,不應該留短發,但是小玉卻認為父母的想法太過時了,太老土了,自己做什麼、穿什麼都是自己的自由,父母不應該幹涉,不應該按照他們已經過時的想法來約束她。

同在一個屋簷下的父母與子女,也會由於興趣愛好的差異,而對同一個問題產生不同的看法。比如,父輩由於生活的時代物質條件匱乏,從小就以艱苦樸素為準則,但是現代的孩子卻認為人不應該太在乎錢,攢錢不如賺錢;父母覺得孩子的思想應該跟大人保持一致,而孩子則認為,這是一個個性的時代,人應該活得有個性。因此,兩代人之間的鴻溝就這樣越來越寬,都想讓對方信服自己的觀點。

父母會這樣認為:自己的經驗豐富,有責任給孩子指出一個正確的方向;孩子可能都有過這樣的想法:父母那套理論已經陳腐得跟不上時代了,應該摒棄,父母總是拿他們的經驗和閱曆來說事,我們之間溝通有障礙。

這是青春期和更年期關係的投射效應。

所謂投射效應,是指人會將自己的某些意誌、感情強加給別人的一種認知障礙。

心理學家傑克用一個實驗來研究投射效應。他找了100個人做這個實驗。傑克征詢他們的意見,問他們是否願意背著一個牌子招搖過市,結果有60個人同意背著牌子在集市上行走,這些人認為會有很多人也願意跟他們一樣去背著牌子在鬧市中行走,而不同意的人則認為大部分人都不願意背著牌子行走。由此可見,人會有把自己的意誌強加在別人身上的願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不能將自己的意誌強加給別人。孩子不要認為父母的觀點是錯誤的、陳腐的。孩子在埋怨父母的時候,自己需要反省一下。

在麵對父母與孩子觀念的差異時,彼此應該相互體諒和尊重。父母與孩子都應該明白相互尊重的重要性,那麼在與父母觀點不一致時,該如何解決呢?

一、父母與孩子之間應該換位思考,即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換位思考可以讓自己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樣才能知道為什麼對方會堅持自己的觀點,也可以明白如果將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對方是否合適。

二、父母與孩子之間應求同存異

父母可以跟孩子在價值觀念上有所不同,可以按照不同的生活方式去處理問題,但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價值取向要求同存異,不要總想方設法地讓孩子或者父母的價值觀念跟自己一致。

一個人的價值取向,不僅受到社會大環境的影響,還會受到家庭因素的影響。由於父母和孩子同在一個環境中生活,父母的觀點、為人處世、解決問題的方式總會對孩子有一定的影響。因此當出現矛盾的時候,雙方都應該認真考慮一下,能不能找到一種折中的方式使事情圓滿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