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經常會犯一些錯誤,這是很正常的事情。身為父母,無論孩子犯多大的錯誤,即使孩子做出讓父母感到大逆不道的事情,父母也要無條件地接納自己的孩子,而不要從心裏放棄孩子。
有一個上初一的女孩本來學習很優秀,但她迷上了網絡,整天不歸,媽媽為了找回女兒,不停地奔波,但女兒不想見媽媽,總是躲著她。媽媽費了很多心思才把孩子找回來,但女兒總是想方設法地逃走。有一天深夜,媽媽騎著自行車找女兒,差點與一輛汽車相撞。為了找女兒,她連性命都顧不上了。
媽媽想:我把女兒帶到這個世界,就要對她負責。無論怎麼困難,我都要撐著,撐一天是一天,絕不放棄。
為了找回女兒,媽媽刻苦地學習電腦,還加了女兒的QQ,與女兒成為了網友。女兒為了逃避,看到媽媽上線就立刻隱身。媽媽一邊流著眼淚,一邊給女兒留言:寶貝,你在哪裏?媽媽一夜沒睡了。
就這樣,媽媽每天都給女兒留言。當女兒在網絡上看到媽媽的留言時,簡直要驚呆了:天啊,什麼時候媽媽竟然學會了打這麼多的字。
終於有一天夜裏,女兒回來了。她走到樓下時,發現全樓裏隻有自己家的燈亮著。女兒想起媽媽說過:“家裏的燈一直會為你亮著,家裏的門也一直會為你開著。”終於,女兒理解了母親對自己的愛,她回到了媽媽的身邊。在一次全市中學生朗誦比賽中,女兒獲得了第一名。後來,女兒又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名牌大學。
無論在什麼情況下,父母都要認可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感到安全和溫暖,讓他們感覺到父母是愛他們的。也就是說,父母要無條件地接納自己的孩子。
可惜的是,很多父母在接納自己孩子時是有條件的。例如,當孩子取得好成績,或者有優異的表現得到老師或他人讚許時,父母就會非常高興,用各種溢美之辭來誇獎孩子,也會用物質的獎勵來表達對孩子的喜愛;但是當孩子不小心犯了錯誤,學習成績趕不上,尤其是做了讓父母覺得很丟麵子的事時,有些父母的情緒容易變得惱怒,會毫不留情地批評甚至挖苦諷刺孩子,還會采取種種措施來懲罰孩子。對於自己的這些行為,父母往往還會以愛的名義為自己進行開脫。
在孩子表現欠佳時,父母表現出來的這種否定和不接納,會讓孩子感受不到被愛,會感到不安全、被排斥。一個孩子,如果長期處在不被父母接納的環境中,那是多麼悲哀!“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即使是孔子那樣的聖人也有可能犯錯誤,為什麼要對我們的孩子如此苛刻呢?想想看,父母自己也常有犯錯的時候,那為什麼就不能接納孩子的犯錯行為呢?何況,犯錯誤遇挫折實際上還為孩子提供了一個學習和成長的機會。父母為孩子好,真正愛孩子,就應當把孩子每一次犯錯看成是他的成長機會,在此過程中去幫助孩子成長。失敗是成功之母,隻要父母處理得當,孩子就會在一次次失敗和錯誤中茁壯成長起來。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一些父母抱怨:“我真的是沒有辦法了,他經常輟學,和不良少年一起玩兒,而且還打架,我已經給兒子轉了四所學校,但他總是逃學,還將我的電話列入黑名單。這個孩子我是不想管了,我就當沒有生過!”父母如果抱有這種態度,就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帶來難以磨滅的傷害,也會給自己造成終生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