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賽培訓別樣的“旅遊”
媽媽轉眼到了高二暑假,想讓兒子抽空幾天旅遊已經不可能了。他要衝刺數學競賽,時間對他來說,已經進入以小時、甚至以分鍾計算的階段了。
到現在我還為他惋惜:沒能跟我一起去成都、峨眉山、九寨溝、黃龍、香格裏拉等地,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
不過杭州之行是個例外的收獲。
兒子自從初二被學校選中參加數學競賽以來,寒暑假時間幾乎被競賽培訓占去。學校也很重視這批學生的培養,隻要有機會就讓他們去參加各種集訓。
高二暑假,杭州舉辦全國數學集訓,兒子一去就是半個月。他們住的學生宿舍,沒有空調,電扇那微弱的風吹不走杭州的酷熱。兒子揮汗如雨遨遊在數學題海裏,樂此不疲;每天與各地來的高才生交流切磋技藝,長進不少。
兒子說,這些競賽生的思維能力和各方麵素質,早已超過省級水平,跟他們在一起,獲得了一種不斷超越自我的內在動力,這種動力才是參加數學集訓得到的最寶貴的東西。
緊張的培訓與考試之外,他們遊覽了美麗的西湖。
競賽伴我行
兒子高中時為了準備數學競賽,老師組織我們多次去外地聽課、參加比賽。福州、武夷山、杭州和莆田這些地方,我們一去就是一周至兩周,為了數學競賽,我們的確花了不少時間在“外出”上,而非外人想象的一本書、一張桌、一根筆就能搞定。
外出培訓有很多目的,主要還是接觸名師和優秀競賽選手,了解最新命題趨勢。
從我的角度來看,還有一項十分重要的功能,那就是調節學業壓力、改善學習環境。由於我就讀的高中是全封閉的寄宿製,周一到周六,活動範圍兩點一線,教室與宿舍,日久天長易生厭倦。
回家後雖然環境換了,但煩躁不安、極度厭學的情緒沒變,家裏的學習毫無效率可言。碰到寒暑假,回到家裏更是貪玩,完全放任自己。
到外地培訓就不一樣了,首先是新環境給人一種新鮮感,至少不會很快對學習環境產生厭倦;其次,緊張的課程安排、眾多的授課教師,給人心理上一定的壓力和督促,既使人埋頭學習,也能不斷接觸新老師新風格新教法;再次,外地環境陌生,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影響小。
我在外地培訓做題目的效果,無論質量和數量都遠勝在家裏,也比在學校強。
高一去福州一中培訓,不吝為一次“學術度假”。
福州一中新校區環境十分優美,樓宇之間樹木池塘石子路一應俱全,教室寬敞明亮,食堂夥食不錯。白天上課,晚上自習,同行的哥們閑下來時聊天打牌,感覺頗為自在。去莆田的培訓則比較辛苦。住宿條件非常簡陋,睡眼朦朧之時隱約可見蚊帳之外的小型“轟炸機”輪番進攻,酷暑當中電扇隻能吹著房間中間,鋪子上一點風都沒有。
但辛苦歸辛苦,專心致誌學習帶來的效果很明顯。
杭州培訓為期兩周。培訓期間我們還抽空逛了兩次杭州城(住地在大學城,離城區還有十幾公裏)。細雨濛濛之時賞三潭映月,日光酷熱時遊白堤垂柳——在這人間天堂之地,經受題海沉浮曆練,可以說五味陳雜、回味無窮啊!
遺憾的是杭州回來時手機被偷,當時抽空寫的一些隨筆、精心拍攝的照片都不知所蹤了。
旅遊舒身心
高考備戰,其實一拚成績、二拚身體。盡管老師每天苦口婆心地交待大家學習之餘不忘鍛煉,可仍然有許多人一天到晚除了睡覺吃飯,就是粘在桌子上做題。
高考拚下來,成績不一定“高成”、身體卻“低就”了。長期這樣生活,身體“備受摧殘”不說,心理也“飽受煎熬”。平時最多談談鍛煉,周末也不敢出遊。
高中假期一般都很短,許多學校還趁機辦各式各樣的補習班,學生們疲於奔命。但我覺得,高中的假期更要精心利用。保持一定學習時間量的同時,一定要調整身心,一趟合適的出遊值得考慮。
高二開始以後,學業壓力越發沉重,連放假都不大敢出去旅遊了。孩子愛學習,哪個家長不高興,支持都來不及,哪像我媽,一放假就鼓動我出去玩。我知道,媽媽是從根本上愛我,擔心我身體累垮了,適當的調劑與放鬆,對一家人都很需要。
高二寒假我們全家選擇了潮汕兩日自駕遊。拜拜韓愈的韓文公祠,順便吟誦幾句諸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的古文段落,也算邊休息邊兼顧學習了。當然,大部分時候我把書本完全拋到腦後,盡情享用潮汕美食、觀察風土人情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