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兒子近20次的出遊中,或跟團遊,或自助遊,或半自助半跟團遊,或者參加集體組織的旅遊。跟團(旅行社)遊比較簡單,選擇一個口碑好的旅行社,看看價格與線路,弄清楚有哪些自費項目,簽好合同。
參加集體活動也很單純,信任學校或社團組織就行了。自助遊麻煩點,從訂機票到景點選擇都要自己操心,但學的東西最多,玩起來也比較自由自在,不受限製。
比較有意思的是半自助半跟團。山西省親遊,我們通過本地一家旅行社找到當地旅行社,按我們的要求安排行程的。一家人獨立成團,費用按單項計算,憑著老年證、學生證和記者證,光景點門票就省了兩千多元。
在選擇交通工具上,我們睡過夕發朝至的長途大巴和火車,坐過舒適快捷的動車和高鐵,還專門從西寧坐火車到拉薩,沿途所見綺麗的青藏高原風光,本身就是旅遊的一部分。
當然,乘坐飛機還是遠距離出行的主要方式,不過建議大家,即使是最熱的天氣坐飛機都要帶上長袖長褲,以防飛機延誤時,候機廳裏的蚊蟲騷擾或冷氣過冷。有一次出行我就被蚊子咬得坐立不安,無法休息。
與所有交通方式比,坐海船的暈眩會讓人一輩子不能忘。去香港,我們坐的是海船,一來省錢,往返船票才1000多元人民幣;二來體驗了船行大海的感覺。
對輪船我不陌生,大學畢業時我就分配在長江航運管理局,曾多次坐船到沿江下屬企業采訪,坐在駕駛室看船長如何避險灘進川江的驚險場麵還記憶猶新。坐海輪隻是覺得裝飾得比江輪好些,噸位大些,檔次高些。
可坐海船對兒子來說太新奇了,我帶他在船上到處走,甲板、酒吧、娛樂廳、餐廳,隻要是乘客能去的地方我們都轉了個遍,隻可惜不能像在長江航運管理局時那樣,帶他到駕駛室、輪機艙去看船長如何掌舵、輪機如何運轉的。
船在航行中,天就黑了下來,兩岸的景色看不見,四周海茫茫,一點都感覺不到船在走,仿佛時間凝固,人掉進茫茫宇宙中,心不免懸了起來,不知前方等待我們的會是什麼。我擔心這種杞人憂天的情緒會傳染給兒子,趕緊提議回船艙裏玩。
回到船艙,我便覺得船晃得厲害起來,頭開始有些暈,這才感到大海的威力。我要兒子早點睡,可他居然等我睡著後寫作業到12點鍾。
坐海輪能看到海上生紅日的壯麗景觀也算有眼福了。很可惜,老天爺似乎不幫忙,那天天氣不好,雨一直從頭天晚上下到第二天天亮。白天站在甲板上看大海,盡管沒有太陽,但跟昨夜的感覺完全不同,那種擔憂與恐懼蕩然無存,心情隨之飛揚起來。
從香港返回廈門時,海船搖得更厲害,人根本無法在船上行走,我們母子倆隻好躺在床上隨船搖晃,手緊緊捂住胸口,生怕裏麵的五髒六腑跑出來了。
暈船的這種感受刻骨銘心,恐怕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這也是一次難得的體驗,廈門現在去香港已經沒有海上客運航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