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遊學(1 / 2)

>  榮一此次來江戶,實際上屬於遊學性質。即一段時間有目的的選修自己想學的一些知識。

這也是榮一第一次進城。彼時的江戶城廓並不大,遠沒有現在的東京氣勢恢宏。江戶城按其功能劃分,大抵分為政治區塊,貴族宅區、商業區域、娛樂區域等。除幕府官邸、宅邸大奧戒備森嚴之外,其他如各藩領貴族們住宅也有藩兵守備。這些個區域界線清晰,不得隨意逾越。其他一些商工娛樂場所,皆屬自然生成,大抵上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其居住也是犬牙交錯,難分彼此。隻有一個例外,一群被稱為“穢多”的殺雞割豬的走卒販夫,則遠遠地住在靠江戶灣的一片蘆葦蕩邊。動物下水和臭魚爛蝦的氣味混和在一起,令人窒息。這些人生活在社會最低層。

1861年代的江戶城處在大變革的前夜,表麵看起來還算平靜,實際上暗流湧動,能量在地下聚集。

榮一在海保學塾注冊後,第一次上課,先生就在演板上書四個大字:有教無類。然後就是講聖人原著精神,後世的詮釋,對幾種解釋的批判,最後是自己的觀點。“既然教而無類,學亦有類夫”?其語鋒直指四民等級製度。漁村先生大膽推動庶民教育,讓官學回到民間,故其從者眾,課堂上經常人滿為患。漁村先生,名海保元備(1798——1866),字順卿,號漁村、傳經廬等。老先生時年64歲,被譽為德川300年的大儒,精通中國古文,漢醫,著作等身。長於經義考據之學,著名的有《傳經廬文鈔》等,此書正編文話凡二十四則,計聲響,命意,體段(即整體結構的安排),段落,達意,詞藻,三多、三上(即《後山詩話》等所載歐陽修為文看多、做多、商量多,其文多作於馬上、枕上、廁上者),鍛煉,改潤法,病格,十弊、三失,簡疏,《左傳》紀事,史傳紀事,輕重,正行、散行,錯綜、倒裝、緩急、抑揚、頓挫,警策,明意敘事,周漢四家,唐宋八家。續編文話凡十五則,即漢以後文體源流,唐古文源流,宋古文源流,韓柳文區別,唐宋古文區別,韓文來曆,古文有本,圓通(蹈襲、棄染),諍臣論,範增論,放膽、小心,官名,《左傳》錯舉,古文標點,標抹圈點,《文章軌範》原本。全書主要輯錄中國曆代論文的言論而成,以述為作,寓作於述,涉及到文章的寫作過程、構成要素、文體文風、流派和批評等多方麵,對有關文論材料作了廣泛的采摭和細心的排比,論述平實,時有勝義,如“改潤法”歸納了翻、變、融等十種修改潤色的方法,“病格”列舉了三十六條文章弊病等。可以說,《漁村文話》對中國文論作了一個深入淺出的總結,是指點初學門徑的入門之書,也是具有一定學術水平的文化著作。清朝末年,海保漁村的作品《拙堂文話》、《漁村文話》已流傳於中國。清末名人李元度(1821——1885)在作《(古文話)序》中曾為此感慨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