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堂課使榮一受到震撼,他心想,這麼一個學養深厚的幕府禦用大儒都詬病時弊,可見幕府統治岌岌危矣。
在學館宿地,經常有熱血青年來遊說演講,激進改革派學者吉田鬆蔭的思想觀點也不停地散布出來。之後,榮一又在千葉道場玄武館注了冊。千葉學館其創始人為千葉周作(1794-1855)。周作出生於陸前栗原郡花山村,其祖父千葉吉之丞常成原為磐城國相馬藩北辰夢想流劍術師範,後移居到陸前國栗原郡花山村居住。周作少時隨父親千葉幸右衛門練習北辰夢想流劍術,以後作為淺利又七郎義信的養子,到下總鬆戶跟隨淺利又七郎和中西忠兵衛學習一刀流劍法。後來將自己所學劍術糅合起來,創立了北辰一刀流,並在江戶日本橋設立了劍術道場玄武館,同鏡心明智流的士學館、神道無念流的練兵館合稱“江戶三大道場”。北辰一刀流認為劍道不僅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藝術。在真劍勝負盛行的江戶末期,北辰一刀流改良了使用竹刀跟護具的練習方法,對現代日本劍道有較大的影響。
北辰一刀流可謂人才輩出的門派。周作之弟千葉定吉(?-1879)、周作之次男千葉榮次郎、定吉之長男千葉重太郎均為振興北辰一刀流做出巨大貢獻。其中千葉定吉在江戶桶町開設了一戶劍術道場,為跟玄武館相區別,被稱為“小千葉道場”,土佐勤王誌士阪本龍馬即是這家道場的弟子。龍馬曾說道:“小千葉道場是我的第二個家。”除阪本龍馬外,幕末很多名人劍客,比如新撰組的伊東甲子太郎、山南敬助、清河八郎等等都出自北辰一刀流。
這個地方的學子們情緒更為激昂,有些就是準備練好劍術就去滅洋人,甚至在訓練的時候都高喊“天誅”,“立斬”,誅誰斬誰隻有他們自己心裏明白。整個城市的空氣中都彌漫著火藥味,浪人們拖著刀搖晃著四處遊走,行人惟恐避之不及。
在這兩處聽課,榮一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在學館聽課的人年齡相差大,從六十來歲至二十多歲不等,大家相互之間很少交流。即使交談,也是寥寥數語,或是用手指點筆記上的某句話。下課之後,個個神色冷峻,夾著布包裹匆匆魚貫而出。這些人是一群思想家。而道場這廂就不同,訓練之外,大夥熱絡地交流思想信息,吵吵嚷嚷,無所顧忌。相互間請酒狎妓,十分快活。這群人更象一夥行動家。榮一想,要將兩類人的長處融合起來,方能有所成就。
榮一珍惜機會,每天趕緊地遊走於海保塾與千葉道場之間。在與學子們的交往中,聽的多,說的少。他在思索和識認,在沒有理清思緒之前,他不會盲從。
五月,又進入收藍季節了,鄉下出現了新情況,榮一回到血洗島村。
玄書屋轉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