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伊勢參拜(1 / 2)

>  彼時的日本政壇,實際上有兩個中心:一個是幕府的江戶中心,一個是天皇的京城中心。兩處一東一西,彼此勢力此消彼長。幕府執政的鼎盛時期,西邊的京都十分冷清。現在幕府走向衰敗了,京都那邊就熱鬧起來,各藩國紛紛向天皇靠近,在京都開辦了辦事機構。盡管天皇和幕府都對外宣稱‘公武和諧’,但旁觀者心裏都清楚。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就是在東邊犯了事,就往西邊躲藏,反之亦然。

此時榮一的去處,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往京都方向。這倒不僅僅是因為東難西避,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平岡給過他們的一個信諾,以及平岡說過的那句話:“良禽擇木而棲”。

他同喜作合計,決定往京都奔平岡而去。為了保密,除同黨新五郎、長七郎等知情之外,對所有的人他們都宣稱是趕年越大祓祭拜伊勢神宮。

以他倆做人的沉穩和持重,家人並未發現異常。十一月初,榮一向父親借了100兩銀子,辭別了一家老小,啟程南行。這一年榮一24歲,家人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這次看似隨意的行動,竟然是榮一這艘航船起鏋遠航之舉。茲後,血洗島隻是榮一在飄泊中記憶的港灣。

二人先是到江戶,叩開了平岡的大門。門人將二人引見給平岡夫人。一介紹,平岡夫人直說先生交待過了,安排下人幫二人辦好手續,發放一橋家丁的關牒,並囑他們走水路安全便捷。走出平岡大宅,喜作歎息到,平岡先生真是料事如神,縝密周到啦。榮一深以為然,想到平岡識才用才,辦事妥貼細密,心中頓時產生些許踏實感。

二人在橫濱搭乘裝糧的漕運木船,沿著海岸線緩緩前行。一路上,商船不停地上客下貨,押送犯人的衛兵和便服密探混跡於人群中,他們不得不小心翼翼。八百多裏水路,走走停停,行了半月餘後到達鳥羽。上岸後又行一段山路,抵達伊勢。歇下後,兩人來到伊勢南邊的五十鈴川邊,他們要完成一個夙願--參拜伊勢神宮。

伊勢神宮是日本三大神宮之一,是神道教最重要的神社,供奉天皇的祖先天照大神。據說,天照大神派自己的孫子帶著稻種到地上做天皇,教會日本人種稻。伊勢神宮還保存著象征日本皇權三神器之一的八咫鏡,保存著公元712年成書的《古事記》,記載天皇的家譜。根據古事記的說法,伊勢神宮建於公元前4年,但曆史學家考證,伊勢神宮的建造不會早於公元690年,古事記所記載的前幾代天皇隻是出於傳說。天照大神可能來源於曾接受中國東漢頒賜的倭奴國王金印的邪馬台國女王卑彌呼,邪馬台國是有史記載的日本最早的國家,當時日本有幾百個小國。

神宮占地達5500公頃,分內宮、外宮,共同結構出一個宏大的古建築群落和原始森林群。其中內宮90公頃和外宮90公頃嚴禁采伐,其餘森林為‘式年遷宮’用建築木材。

內宮的正式名稱是皇大神宮。內宮的祭神是天照大神。天照大神是皇室的祖神,是日本民族的最高之神,是八百萬諸神的象征。內宮創建於約一千多年前。自第一代神武天皇到第十代崇神天皇時代,天照大神一直都是被供奉在古都“大和”,即現在的奈良縣的皇宮之內。但因第十代崇神天皇時日本國內疫病流行,災害頻發,所以,崇神天皇就命皇女豐鍬入姬命在皇宮外祭祀天照大神。其祭祀之處在奈良盆地東部。到第十一代垂仁天皇,他命皇女倭姬命去尋找最適宜祭祀天照大神的地方。倭姬命從大和出發,經近江、美濃來到伊勢。到此後皇女得到了天照大神的神示:“神風伊勢是美麗的魚米之鄉,我希望永遠住在這裏”。於是,倭姬命在此建立了永久祭祀天照大神的莊嚴的神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