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一暗暗點頭,心想此翁身居陋室,心憂天下。一塊表誤不了國,但是放大開來,把這些技巧拿做槍製彈,那還是蠻可怕的。這個道理不大,但是個硬道理。心中有些認同,也不太確定。二人說著說著,已經是第二膳了。所謂二膳是日本料理的一個程式。從分類來講,有本膳料理、懷石料理和會席料理。本膳出自於宮廷,程式複雜嚴格。懷石料理出自僧人,以素食為主,清淡簡樸,程式也十分複雜。而會席料理則來自江戶時代的民間百姓,以飲酒為主,以菜配酒,通常有一湯三菜、一湯五菜、也有二湯七菜的大宴。“膳”就是一個長形托盤,將一湯幾菜拚放在一起端上來。二膳就是第二盤。如果一膳是一湯二菜,那麼二膳就要再上一湯三菜不等,程式沒有那麼嚴格,更注重隨性和享受。酒已幹了兩壇,榮一吩咐再拿兩壇溫上,從頭再來。
“看來今天是不醉不歸喲。”朗廬笑指著酒菜道。榮一說那是自然,君子一言嗎。二人相約入廁方便,淨手後落席再飲。
兩人越飲越放鬆,也都有些醉意。朗廬說酒逢知已千杯少。榮一說同君一夜話,勝讀十年書。慢慢談到家庭,朗廬說有五個孩子,榮一說馬上有第三個了。朗廬說五郎今年五歲,榮一說如果妻子這次生下是個女兒,我們就做親家。朗廬說一言為定,不能反悔。兩人再次擊掌。說著,喊下人換大樽,連幹三下。
是夜三更,二人真正醉了。
十餘天後,各地下鄉的兵士陸續返回。下麵反映很好,鄉民積極推薦孝義貞賢,士兵們一家家核實,其中不乏像本三郎那樣的感人事例。
在此基礎上,榮一把備中一帶的代官們召集起來,先是把鄉民推舉上來的民風模範事跡一一予以確認,選拔十餘名突出者報藩主請求表彰。然後,向大家報告當前一橋家主的情況和這次征兵的意義。代官們說,一橋大人向來體恤下民,輕稅薄賦,此次又大舉貞孝,淳化民風,現大人既有召喚,我等理應踴躍響應。個個表態回鄉積極做工作。二十多天後,一下子報來200多人。
出現這麼好的局麵,榮一十分冷靜。他要求問部下對每一個應征人員逐個考查,對於身有殘疾、家中獨丁等困難和特殊情況堅決做工作不征。如此以來,備中子弟更加踴躍報名。出現許多妻送夫,二老送子的事例。如此以來,榮一備中征兵做法不脛而走,後來在攝津、播磨、和泉三地收到同樣效果。半年下來,榮一從關西四地帶走兵員450人,個個小夥子精神抖擻。之前,一橋沒有常備武裝力量,手中的200名武士還是從水戶藩借來的。這一下子鳥槍換大炮,武裝起來了。一橋自然喜出望外,除了對榮一等人進行褒獎外,對他們這次推舉出來的貞潔孝廉等民風楷模也專此行文表彰,有的進行稅賦減免,有的組織樹碑立傳。一時間,這些事跡在一橋領地廣為傳誦,慰為鄉裏。
玄書屋轉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