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的表姐進入更年期後,和上中學的女兒小葉衝突越來越大。幾年前,表姐的丈夫因病去世,表姐擔心再婚會使女兒受氣,便沒有再婚。
小葉上高中後,和母親的關係更糟了。不管在什麼時候,母女倆一言不和,就會引發激烈的衝突。這幾天鬧得最厲害,上周五,小葉半夜跑到同學家住,好幾天不回家。
表姐來到我家,難過地說:“你們幫我勸勸她吧。隻要她肯回家,我以後都不會亂懷疑她了。”
妻子問她:“這次你們為什麼事情鬧得這麼僵啊?”
表姐氣衝衝地說:“我從她日記本裏得知她在談戀愛,我就找她談話,她不但不聽,反而嫌我偷看她的日記。和我大吵一架後,就跑到同學家了,說什麼也不回來。”
講到這裏,表姐歎了一口氣:“她的脾氣越來越壞,唉,我真不知道怎麼管她了。你沒見她和我吵架時那個樣子,簡直要氣死我了。”
“她沒對你動手吧?”妻子擔心地問。
“她要是發出點聲音,我也不至於這麼生氣。每次我和她吵,她都一句話不說,就那麼倔著,讓我一個人唱獨角戲。這麼一來,鄰居們都說怨我。”表姐生氣地說。
我和妻子在小葉同學家勸她時,她坐在椅子上的身體向後靠著,雙腿交叉,單手握拳,微微地低著頭,用左手托住臉龐,看樣子像是在認真地聽。
“你覺得她會向表姐認錯嗎?”妻子見小葉一直不說話,談到中間時,把我叫出來問。
我搖搖頭,說道:“自始至終,她身體的姿勢都沒改變過。”
妻子奇怪地說道:“她想不想認錯,怎麼能從身體姿勢上看出來呢?”
我說道:她身體向後靠,雙腿交叉,這是抵抗心理;單手握拳,說明她緊張;她低著頭,用手托住臉龐,並借此在身體前方利用手臂形成一個隱形的屏障,這也是抵抗心理。
妻子睜大眼睛看著我,問道:“你的意思是,她這一係列的身體動作說明她並不接受咱們講的話?”
我點點頭:“要想說服她,就得讓她自動改變身體姿勢。”
妻子說:“我雖然不懂得你說的什麼身體語言,但我覺得咱們說話時,她的表情帶給我的感覺是,她不會照我們說的去做。那你說咱們該怎麼辦?”
我說:“調整談話方式。這次想辦法讓她來說,隻要她肯開口說話就好辦了。”
和孩子溝通時,當他沉默或是拒絕配合你時,你要做的就是注意並讀懂他身上發出的信息,然後調整和他說話的方式。
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肢體語言,父母隻要留心觀察,就會發現,他心中的喜怒哀樂都是先通過麵部表情、身體動作展現出來,然後才通過語言表達出來。
孩子心中真實的想法和秘密,會不由自主地從他的身體動作中流露出來。如果父母能讀懂他的肢體語言,當那些信息擺在你麵前時,你就不會錯過和他溝通的最佳機會了。
成墨初的親子讀心小竅門
1.不管要求孩子做什麼事情,父母一定要用商量的口吻。讓他感覺到你尊重他、關心他時,他會對你產生好感和信任,並樂於和你交流。
2.不管什麼事情,特別是孩子的事情,父母不能擅自做主,而應通過建議或者商量的方式來取得他的同意和認同,這樣他遇到事情,才會主動和你溝通。
3.親子關係出現衝突時,父母要放下架子,耐心地和孩子一起想辦法來解決。當他感覺到你的尊重時,才願意接受你的建議。